近几年,(江苏)省内不少高校在本科生招生培养计划中都引入了一个做法,即先按大类招生,然后再分专业。该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生对自己人生规划的认知把握能力,而上海大学日前刚刚公布的本科生招生计划,再次引发关注。该计划在本科生招生培养中引入市场机制,这意味着不受市场青睐的专业今后将面临淘汰。专家认为,该做法在培养实用性人才上是种有益尝试,值得江苏高校借鉴。
“他山之石”很新颖
作为上海招生规模最大的“211”大学,上海大学2011年在沪本科计划招生2400人,其中第一批本科1600人。按其公布的最新本科生招生培养改革方案,今年上海大学在招新生时,不再提前细分专业,而是将全校近60个本科专业(艺术类与中外合作办学除外),统一分为人文社科大类、经济管理大类、理学工学等三个大类,并在三大类下开设三个基础班。
进入三大类以及三个基础班学习的学生,第一学年都将无专业身份。在经过一年的通识和基础培养后,第一学年末分流时,学生可依据本人意愿填满所在类内的所有专业,然后按照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第一学年绩点排序,参考个人综合表现,依据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按填报志愿的顺序分流到各专业。届时,学年绩点排序进入前80%的学生,将可在类内选择任何专业学习;其余学生,则面临继续分流。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解释,此举是希望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和自身特点的情况下,作出专业选择。
上海大学引入“市场机制”的最大看点在于,今后一些在就业市场不景气、不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都将可能面临招不到人、进而被淘汰的命运,由此来增加各院系的危机感,调动教师、学生教与学的主动性,逐步改变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僵化状态。而与此同时,对于一些较为“冷门”的基础性学科,学校则会设立一些专门的策略来引导扶持其发展,如启动“经济杠杆”,通过全额奖学金等方式来吸引优秀学生入读。
省内高校要敢于引入淘汰机制
记者了解到,按大类招生的做法,其实江苏不少高校已经有过先例。如南京大学,在2009年就开始推行按院系和专业类招生,学生入校经过一两年基础培养后再选择专业。此外,南理工、南工大等高校也在个别院系进行了大类招生的试点。南工大学生处处长吴胜红认为,专业分得过细,不利于学生今后就业,而本科教育最主要还是打好基础,因此,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
但是在具体做法上,省内高校还存在着诸多不彻底。首先,这些高校按大类招生的专业范围还偏窄。高校在按大类招生的过程中,面临着专业需要重新归类、厘清脉络结构的问题,对理工类专业来说,由于存在学科交叉和教学侧重点的不同,比较困难。此外,由于涉及到学科建制等问题,各院系间的协调难题也需要大费周章。所以,按大类招生只限于局部。除此而外,最大的问题在于,按大类招生容易陷入流于形式的窠臼。相关人士指出,按大类招生的精髓在于,赋予学生选择权,但是很多高校在对大类专业进行二次细分的时候,并没有“放权”的意愿:在对各专业的教学规模、班级组织结构上限制过死,学生志愿诉求得不到尊重,按大类招生的实质意义体现不出来。“市场机制”自然也就形同虚设。
引入“市场机制”
让专业优胜劣汰
“从就业导向上看,没有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算不上成功的人才培养。”三江学院副校长武正林认为,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引入市场淘汰机制,是大势所趋,对当今国家所大力提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促进。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充分与市场接轨。但是对于基础性学科的人才培养,高校不能轻言放弃,应该结合实际制定弹性培养计划,顺应市场做适时调整。
武正林认为,目前南京很多高校还在沿用传统招生方法,上海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各高校在宽口径、厚基础地培养人才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远景规划,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有的则直接面向社会就业,还有的会选择自主创业。学校不妨根据学生的未来人生规划,有选择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性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生。
“各所大学在招生时候,每个专业都制定了招生人数,不管报考情况如何,最终都会按招生计划来分配学生,这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业内相关人士认为,传统的专业设置方式完全由学校单方面说了算,并不科学。很多学校为了求全求大,不顾师资和资金条件,盲目“增设新专业”;在对已经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的改革上,步履拖沓。而由于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选项的存在,有些专业明明早该淘汰了,却由于生源无忧,始终位列招生计划之中,这不仅不利于学术革新,也助长了衙门作风。 (刘浩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