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于沪上某985高校的一位老师最近向记者“爆料”:这个学期结束前,他的课堂上出现了一台摄像机——由他主讲的一节专业课被录制成了视频文件。“我也总算能尝一回当桑德尔的滋味了,只是视频里的自己,看上去有些呆板。”
在互联网上,主讲“正义”课而走红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不仅向国内很多大学生展现了美式课堂文化,也不经意间把学生们听课的耳朵带去了网上课堂。
网上课堂固然好,但一些敏感的国内学者也看出了别样“苗头”:这似乎已不是“分享知识”几个字能概括,其背后更像是一种名校的文化输出——就在不久前,教育部开始组织国内高校开展一场视频公开课的“海选”,985高校首当其冲成参赛对象。而今往后,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课程,都要开始在互联网上露脸了。
不过,对于由教育部牵头的视频公开课“海选”,很多大学老师们心里也有疑问:我国高校有可能产生本土的“桑德尔”吗?
录像两次,自我感觉仍不佳
上个月,劳老师从学院领到一张“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表”——他上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被学院推荐,参加学校统一部署的课程录制。
为何要让老师给自己的课录像?好奇心驱使下,他专门去学校教务处咨询了一番,这才知道,此申请表背后暗含着一场中外高等教育的“角力”。
推荐阅读:网络公开课火热互联网 这边"淘课"那边"逃课"
推荐阅读:公开课走红难觅国内高校 专家:勿再闭关自守
推荐阅读:网络公开课冲击大学教育 能否撬动高校教改?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50强榜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高考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文科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理科招生50强名单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和规划,2011年将以985高校为主体,完成首批有一定影响力、受众面广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同时,还将建设“全国高等学校课程网”,逐年扩大高等学校参与视频公开课建设数量,进一步完善网络运行平台及有关机制建设。预计2015年末建设500门以上视频公开课,逐步实现对所有学科门类的全覆盖。
很明显,这是来自国家层面的应对之举。互联网上,海外名校公开课来势汹汹;而反观国内大学,多少年来,最牛的教授都专心搞科研去了,把给学生上好课当作职业理想的老师越来越少。
如今国内大学也要开始备战教学、对垒世界名校了,能行吗?待学校工作人员把第一次的上课视频送来,劳老师盯着屏幕看了半天,顿时感到一阵“自卑”:为啥外国老师在课上的表现如此灵动,而我自己在视频里竟然表情呆滞?
“要做桑德尔也是不容易的。”正当劳老师喃喃自语时,工作人员先开口“赔罪”:第一次录视频没经验,其实要展现老师上课的效果,一台摄像机根本不够,最起码两台。
“不仅他们录像没经验,我自己上课也没经验。”他开始反思:自己真的会上课吗?我是一个好老师吗?
应劳老师的要求,工作人员第二次为他录制上课视频。这一回,摄像机增加了,劳老师也刻意在课堂上增加了问答等互动环节,他甚至还想现场做实验,活跃课堂气氛。“由于教室条件有限,实验做不起来。”劳老师告诉记者,第二次的上课视频效果还是不能让他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