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向本校交了学费,再花钱去别的学校上课拿学分,这不值得”
“初见之时,欢欣鼓舞,跃跃欲试,细看之下,哇噻!竟然要钱哦!”早在2007年广州大学城发出“互选课程选课通知”时,自称是广东药学院的网友“半晓生”就发帖质疑这是高校创收新举措,“我们都是向本校交了学费的,现在再花钱去别的学校上课拿学分,我认为这不值得,也没道理。”他认为,真正的互认学分应该是:学校从课程中选出一部分对外开放,不仅本校学生可以选,外校生也可以选。而且,整个过程学生都不用交费。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他的预测,“我猜,选课的人不会太多,有好多课会因人数不足而停开。”
广东省物价局最初确定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文史、财经、管理专业每学分110元,理工、农林、地矿、外语、体育专业每学分125元,医学专业每学分130元;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及其他高校艺术一类专业每学分240元,二类专业每学分190元,三类专业每学分145元;其他本科院校文史、财经、管理专业每学分100元,理工、农林、地矿、外语、体育专业每学分115元,医学专业每学分130元。
根据这个收费标准,记者发现每个学分最低也要110元,各高校所开课程每门至少2学分,即一门课最低也要220元。假定这门课招100人,校方即可进账22000元。石牌6校互选课费用稍低,每学分至少也要40元,前面提到的华南师范大学所开的两门课程,每门是3学分,照此算来,一学期1000名学生报读即进账12万元。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提高“性价比”,大学城从2008—2009学年开始将互选课收费标准适当下浮,各校开设的课程统一按80元/学分(网络课程按60元/学分)收费。
但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今年6月2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挂出的一份《2011—2012学年上学期互选课程报名、交费的通知》中,《中医养生学》、《中医保健美容学》、《保健推拿学》三门课明码标价130元/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