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夹在“缝”中的高校博物馆 如何走出“围墙”
2011-07-18    北京晚报

字体大小:

  博物馆利用率不足两成

  地处中国的首都,北京高校博物馆在全国享有许多“独一无二”: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机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中国高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目前藏品包括石器、铜器、甲骨、陶器、瓷器、书画、碑帖等达几大类上万件;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中国北方地区惟一展示台湾高山族文物的博物馆;

  北京航空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航空博物馆,这里有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北京一号”飞机;

  ……

  据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高校博物馆大多从标本室发展而来,最初是为教学服务,汇聚了众多行业顶尖的教学资源,也可以说是业内最有价值的文物,尤其是考古文物大多在高校里。

  推荐阅读中国高校博物馆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推荐阅读我国高校博物馆超200座 大多"养在深闺人不识" 
  推荐阅读高校博物馆 “附属”之痛 何处觅“芳踪”? 
  推荐阅读高校博物馆宝藏鲜为人知 如何向社会开放?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坐拥丰富藏品,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高校博物馆在社会上略有名气,剩下的大多数“养在深闺人未识”,不仅不为公众所了解,甚至连本校学生也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因宣传意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一些博物馆失去了许多展示和传播知识的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博物馆参观人数寥寥,利用率不足两成。一位业内人士形容说:“高校博物馆更像是藏宝阁和文物库房。”

  就北京而言,近年来,高校博物馆中参观人数最多的是位于北航校内的北京航空馆,每年约5万人次,最少的仅千人左右,而且包括本校生在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认为,高校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拥有国内一流的专业藏品,但新藏品征集却不够。藏品研究是高校博物馆的特长,但社会功能薄弱。

  他认为,高校博物馆真正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市教委:鼓励高校建虚拟博物馆平台
· 上海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2016年将完成网上3D版
· 高校博物馆成重要的育人课堂
· 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 高校博物馆:探寻“文化育人”新路
· 在京高校博物馆将陆续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 夹“缝”中的高校博物馆 如何走出“围墙”?
· 中国高校博物馆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我国高校博物馆超200座 大多"养在深闺人不识"
· 高校博物馆 “附属”之痛 何处觅“芳踪”?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