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赵相华实实在在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来自北京市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高校伙食原材料和人工费持续上涨以来,截至去年,北京高校学生食堂每个月的生均成本增加了140元,其中原材料上涨约100元,人工费用增加约40元,但是北京高校学生食堂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如何消化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呢?赵相华精打细算:政府补贴约占20%;靠食堂加强管理、杜绝浪费、节能降耗、精简人工等措施,可以将增加成本消化20%;通过高校伙食联合采购平台,与供货商签订协议,可以使原材料成本降低5%到8%。赵相华说:“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但目前多数高校仍然处于倒挂式补贴办伙状态,短期来看,应对物价上涨,更多的是依靠高校加大投入、支持食堂、消化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应建立长效机制,处理好市场经济规律与高校食堂公益性的矛盾,做到二者兼顾。”
推荐内容>>教育部:抓好学生食堂工作 低价菜免费汤不可少
推荐内容>>北京:两部门共管中小学食堂 邀请学生家长监管
推荐内容>>北京中小学2012年起推广校园食堂标准化建设
推荐内容>>教育部要求迅速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
北京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餐饮服务中心主任鲍世杰说:“早在去年下半年,学校就设立了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对物价上涨、人员费用增长造成的亏损给予补贴。同时,设备、维修、水电费由学校承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堂运营的压力,也使物价上涨对学生餐桌的直接影响降到最低。”(记者 高靓)
推荐内容>>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推荐内容>>教育部部署做好2012年春季开学工作
推荐专栏>>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高等教育专栏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