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有个贫困生最近刚刚花5000元买了ipad4,还在学校报名学车,学车成本都要5000元以上,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他能申请到助学金呢?”在网络论坛和贴吧里,这样的帖子并不少见。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推出一项新规定,为助学金评定中的贫困生审定建立新的“筛查”程序:话费每月不得超过30元,手机总值小于500元,电脑总价不得高于3000元。这一规定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议:高校里为何“伪贫困生”频出?
怪相
伪贫困生的潇洒:月支出上千
黄同学是湖南某校贫困生,获得了C等国家贫困生助学金,每年有2000元的补助。在同学眼里,黄同学花钱没有节制,每个月少则八百多则上千,平时穿衣打扮也很讲求品牌,一看就不像家庭出身贫寒的孩子。当记者问及黄同学家境并不贫困,为何要申请学校的贫困生助学金时,他回答:“很多人都领了,我为什么不可以领?发助学金就可以好好地和大家搓一顿,班上还有同学领着国家助学金出去旅游。”
除了金钱的诱惑,黄同学坦言,学长曾传授过经验,一定要建立贫困档案,除申请助学金外,对推优和申请到奖学金都有很大的帮助。“其实我并不是非要拿贫困生助学金,只是贫困建档在我们学校评奖评优很有优势。”黄同学告诉记者。
真贫困生的落寞:错失奖学金
河西某高校大二学生朱晓蓉因为没有贫困档案,第一年错失了奖学金。
晓蓉的母亲在农贸市场卖菜,父亲在运输公司当司机,家里还有一个在念初二的弟弟,年老多病的奶奶也需要人来照顾。晓蓉其实很需要国家助学金,但大一开学前,她由于嫌贫困生建档盖章程序繁琐,没有去当地民政局开具三级贫困生证明。不料品学兼优又担任着学生干部的她,却因为没有贫困生认定建档,大一一年只能与奖学金擦肩而过。
调查
贫困证明成大学校园的“绿卡”
据记者调查,在湖南大学、湖南师大、中南大学等我省多所高校中,建档的贫困生在学校各类评奖评优中的确占有明显的优势。有学生甚至表示,贫困档案成大学校园的“绿卡”。湖南某校文学院2011级获得一等奖学金的15名学生中,有7名学生是曾建立过贫困档案的贫困生,剩下的8名同学中,也有好几位表示过想建立贫困档案。
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必须是建贫困档案的人,才能够申报,而我省部分高校还规定,贫困生在获得国家奖学金和推优时会优先考虑。正因为贫困生档案对于学生评奖有如此优势,想建立贫困生档案的大有人在,仅在湖南某高校文学院2012级新生中,贫困生建档比例已高达40%,全年级300多人有120人以上已经建立了贫困生档案,而最终评定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有90人之多。
贫困生审核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据了解,在湖南一高校贫困生认定表上,学生本人在校消费少于400元/月,家庭属于边远穷地区或者单亲或者父母一方无劳动能力,可评定为A类;学生本人在校消费少于500元/月,父母一方长期疾病或兄弟姐妹众多难以支付学费,可以评定为B类;学生本人在校消费少于600元/月,特殊情况或因故发生临时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评定为C类。
该校生活部长袁同学称:“贫困生认定机制早已存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流于形式的。”湖南某高校一教师也承认,一些学校贫困标准认定单一,确实有部分非贫困学生领到助学金。对于贫困生的评定,湖南某高校2011级林同学表示:“从来都不清楚是怎么决定的,只知道大家都交了贫困档案,由班生活委员和班长团支书一起讨论,然后交给老师,这个过程是不公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