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专访许江院长:艺术教育是全民的教育
2014-11-0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

  在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的开学典礼上,新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千字文》的字帖、两支毛笔、一瓶墨汁、一刀纸。许江院长希望同学们能在摹写千字文的过程中,放怀千古,遥会贤人,深刻体会“读书养心”的精神血统。图为学生代表在朗诵《千字文》。

  艺术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艺术的三层“皮”。我们要全民重视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教育不是一个科目,艺术教育关乎心灵,是人的基本素质。

  2014年10月15号,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受邀出席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做了题为“关注视觉中国,弘扬核心价值,铸造中国形象”的发言。本报特对许江院长进行专访,请他谈谈参加中央文艺座谈会的体会,以及铸造中国形象与中国高校的使命。

  艺术教育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素质的最重要指标

  问:许院长,您好!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都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两者共同之处是着眼于人类灵魂的培育和塑造。您又有这样的双重身份,您能否谈谈您对此的理解?

  答:参加习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文艺座谈会感触很多,记忆深刻。我们以前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次习总书记又强调文艺工作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这个“心”是什么?我理解就是核心价值;“为生民立命”,就是要让核心价值被年轻一代认同,认同做他们的命运;“为往圣继绝学”,“绝学”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文明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是继往开来的,要把我们千年来的艺术传统之根继承下来。所以,“为生民立命”讲的是教育,“为往圣继绝学”讲的是艺术传承。

  我们说教育是灵魂工程师,文艺也是灵魂工程师,因此艺术教育是两类工程师交汇的一个神圣职业。我认为艺术教育在所有教育中尤为重要,尤为特殊。这个特殊我们在很多方面可以感受到,它最重要的特殊是全民的学习,你不论是什么专业,不论是干什么的,你如果能够接受一些艺术的教育,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甚至你能够写一些字,唱一些歌,写一些诗词,你的人生将会因此而多彩,你的心灵将会因此而温润。我们有时候走到一些地方,感受到这个地方浓浓的文化气息,我们就从心里向他们表示一种敬意。所以,艺术教育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素质的最重要指标。艺术教育是没有边界的,它是针对所有人的,是全民的教育。

  第二,它是一个终身的教育。今天的小孩,父母辛辛苦苦送他学钢琴、学毛笔字,是不是将来孩子一定要当音乐家、美术家呢?不一定。但这种学习对他的人生是大有好处。艺术的教育不是知识的教育,它是一种心灵的教育。孩子学钢琴、书法、美术,培养的是心灵。一个人到老了已经七八十岁了,还要学艺术,所以它是一种终身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灵教育。我个人觉得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对于艺术教育要高度重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关注教育部出台“艺术教育”的三个办法
· 教育部体卫艺司就艺术教育等三个文件答记者问
· 艺术教育,请别压抑儿童的天性
· 泛审美化时代艺术教育如何深入内心
· 刘延东:推动艺术教育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 刘延东: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 艺术教育功利色彩被指难消除 父母期待成主因
· 评论:功利的艺术教育扭曲了艺术
·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向何处去
· 如何改变贫困地区艺术教育薄弱现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