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简称“双一流”),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榜单一出,便引来全社会高度关注,除了盘点各省市有哪些学校入围,各学科有哪几家学校入选,关于“双一流”建设和之前的“985”“211”工程的关系问题,都成了网民热议的焦点。
舆论肯定“双一流”建设的意义
舆论认为,“双一流”建设的遴选认定,既考虑了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又考虑国家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双一流”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拥有优秀学生、学术精英、高端成果、国际声誉和一流服务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
央广网评论说,“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振兴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支持“双一流”、拥抱“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只有在“双一流”建设中抓住创新发展的时代机遇,国内高校才能在“质量立校、特色立校”的征途中越走越远,才能在国际化道路上越走越宽。
财新网文章说,在“一流大学高校”的入选名单中,中西部地区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原非“985”高校的入选较为醒目。此举或是为了体现进一步扶持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等教育的政策意图。
此次“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凸显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理念。中国青年报陈志文说,此次“双一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引导。引导高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对于一些学科单一、但特色明显的高校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逆袭机会。网民“郭不紧”说,此次双一流名单,一改之前只重学校而忽略学科建设的弊端,学校与学科建设双管齐下,可以发挥部分综合实力不强,但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的学校发挥学科优势,迎头赶上。
还有网民认为中医药大学和艺术类高校登上了“双一流”的顺风车,网民纷纷猜测,这些专业型大学的优势学科会得到更大的扶持。网民“dust”说,这些中医药大学的一流学科都是“中药学”。用现代客观严谨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中药、去验证中药是否有效、搞明白中药的药理、毒理,这也是造福人类的大好事。
“双一流”建设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和管理,根据测评有进有出,打破了身份固化和终身制,赢得网民肯定。网民“都是夏天”说,以前的985、211是铁饭碗,只要学校挂着这个标签,学校内所有的专业都沾光。现在细分到专业,而且是动态的学科评估,有下车机制,挺好的,是个进步。
网民吐槽“双一流”入选标准
也有网民认为这份名单“槽点满满”,甚至编成段子在网上流传。有网民将“双一流”名单与原先的985、211高校比较,认为二者没有太大差别。微信公号“Vista看天下”说,这份新鲜的一流大学名单再次坐实“985 =一流”的认知,42所一流大学有39个都是985高校,只加入了非985的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这份新名单跟“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X宝”有啥区别!微信公众号“辉印”说,当下的中国高校实力格局在985、211时代定型,完成了高校排名的固化,对高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有网民吐槽一流大学的筛选标准问题。有一些实力非常强的“种子选手”,在这次“双一流”评选中落榜了。网民调侃,“双一流”是还没达到一流,才被选出来重点建设。自己母校落选了,一定是因为太优秀,已经一流了。比如“北京语言大学,明明在语言学学科有竞争力,‘双非’的尴尬身份背了好多年,这下可好,从此变成北京语言专科学校算了。” “作为四非院校西南政法的一个学生,只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法制建设的任务还是交给更有能力的人吧。”重庆大学甚至被一些网民讽刺为“一所没有一流学科的一流大学”。
不少招牌学科未能入选一流学科,也是网民的槽点之一。比如:“华南理工大学连待了四年的学生都没听过的农学专业被评上了一流学科”。“北京交通大学的一流学科居然不是交通运输,而是个莫名其妙的系统科学”。“暨南大学的双一流学科竟然是药学”。“在新闻界江湖人称‘北人大、南复旦’的复旦新闻传播学落选了,入选一流学科的居然是航空航天。而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三航,一流学科都不包括航天航空”。
“双一流”的地域分布和数量也备受质疑。网民“悠遊逍遙”说,按人口平均算,江苏8000万左右倒是可以平摊到两所。但是按照教育状况,江苏不该只有两个,比如江苏籍两院院士占全国总数应该不是1/36或者2/36吧。对此,网民认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的名单总共也就36所,还得考虑其他省份。例如,网民“待到荼蘼花事了”说,36所,平均一省市有一所就不错了。网民“大圣”说,河北才真是悲催,唯一一个还在天津。叫啥河北工业,叫天津工业得了!
南京大学教授叶鹰说, 若把世界百强大学甚或二百强大学称为一流大学,中国独占其中42所在数量上是不是多了些? 且不论本质上超一流的英国牛津、剑桥,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就说美洲的62所AAU大学和英国的6所“红砖大学”,中国能超越几所?
“双一流”只是起点重在建设
舆论普遍认为,“双一流”建设,重点在“建设”,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都要看建设成效。对于入选“双一流”高校来讲,更应当把“入选”当新起点,落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各项标准和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新华社文章说,“双一流”不搞终身制,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换句话说,“双一流”永远在路上。已列入名单的高校应居安思危,未能入选的高校应看到努力方向。
光明日报文章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建设“双一流”的前提是中国特色;建设“双一流”必须形成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建设“双一流”要推动大学和学科两个一流协调并进;“双一流”认定只是第一步,关键要靠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京沪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投入问题不大,但即使有国家层面的公平考虑,中西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与相关学科的投入却显局促,应想办法被夯实。
微信公号“粉巷君”说,对各省“双一流”而言,起点并不“平等”。东部地区财大气粗,而包括陕西在内的西部地区,相对囊中羞涩。这种情况,如何在这场赛跑不掉队,甚至往前窜一窜,是接下来,陕西高校及地方政府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社会学学者顾骏则指出,“双一流”名单公布只是第一步,今后建设投入的产出效率如何?怎样有效防止过度马太效应,给予高校更公平效率的发展环境?在“双一流”建设框架内,怎样更好地激发学校探索高难度“自选动作”?这些都是需要深入调研并解决的问题。
媒体还为“双一流”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金羊网评论说,“双一流”名单公布,对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后续的“建设”才是重头戏。在宏观层面,它需要在高校自主权、财政扶持、评价机制方面作持续改革;在微观层面,也需要各高校调整好心态,既要看到其中的荣誉与激励,更要意识到被赋予的期待与使命。如此,“双一流”才能真正早日成为现实。
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说,打造“双一流”的工作应该做好遴选与退出机制。初次遴选并不是一劳永逸,退出机制的确立是一种“硬约束”,以敦促高校将投入真正用于研发。但是,也需要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比如基础领域的研发,可能五年作为一个考核期就不太合理。对于这些学科与研究,应更加注重投入的实际流向与进度管理,而不是着急看它们是否能够快速应用。
北京商报文章说,从建设到成为“双一流”大学,借势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现有特色和基础,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提升大学学科优势,实实在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术营养与知识服务,在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中成长壮大才是建设“双一流”最终的要义。(新华网舆情分析师 霍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