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中外交流 > 海外游学
海外游学乱象暴露管理法规缺失
2014-10-16    人民网-法制网

字体大小:

海外游学广告铺天盖地。

  “儿子跟我说,班上同学要去欧洲游学,很羡慕。”张先生想了一天,咬咬牙第二天带着儿子去旅行社报了名。

  近年来,申城各类旅行机构、培训机构推出名目繁多的“游学之旅”,目标人群正是中小学生。然而,与宣传号称的开阔眼界、感受名校文化相比,很多学生的实际游学体验大打折扣,甚至变相成购物游。

  目前我国的游学市场尚不规范,对机构的资质等各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相关法规政策的指导和管理部门的监督。有人大代表建议梳理游学市场存在的问题,尽快研究制定相关规定。

  海外游学成了“鸡肋游”

  “孩子出去转了一圈,问她有什么体会,她说也没什么。”曾把孩子送到美国参加游学夏令营的上海市民程女士说。当初介绍说,孩子会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学习交流,由知名教授上课。孩子去后,确实在一所学校里学习了两天,也跟一名外籍老师有交流,但该“知名大学”连全美前100名大学也未排进。

  吴女士在上海某旅行社组织的赴英游学团的广告上看到“会有70%的国际学生同行”,便为女儿报了名。女儿一放假便随团抵达英国,可是,旅行社并没有安排入住广告中所说的语言中心,而是住在伯明翰某三星级的旅馆内。所谓的国际学生更是子虚乌有,顶多就是几个外国小孩来旅馆陪孩子们聊聊天。

  在申城,海外游学市场火爆。一到假期,各类游学活动纷纷出炉,特别是针对美国、澳洲和欧洲的游学广告可谓铺天盖地。“访名校见名人”“迅速提高英语口语”等宣传口号,搞得家长和学生目不暇接,不知所措。

  记者了解到,家长送孩子海外游学的目的大致有两种:一是为了“增长见识”。通过参观游览各地名校,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让孩子开拓眼界;二是为“留学预考察”或“拥有海外修学经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记者查阅多家机构的游学团介绍发现,“游”与“学”的比例差别巨大,以同为英国两周团16天团为例,有的机构真正学习时间只有5个半天,而有的则有7至10天的上课安排。某些机构虽然名为游学团,但到国外上课的其实全部都是中国学生,就像把中国的课堂搬到国外,根本没有达到游学的目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严文华博士直言,尽管低龄游学的趋势日趋明显,但家长不应该以攀比或是应付的心态让孩子游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 海外游学热背后是怎样的灰色利益链
· 新华社:暑期海外游学市场乱象调查
· 暑期海外游学成了“鸡肋游”?各方权责待明确
· 教育部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规范海外游学市场
· 海外游学收费高乱象多 法华媒:前途难用钱开路
· 变了味儿的海外"游学" 动辄数万元到底花在哪
· 海外游学团游而不学现象凸显 部分学校借机敛财
· 中小学生海外游学透视:游什么?学什么?
· 清华女硕士海外游学遇纠纷2.5万元换来流落街头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