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在家上学
在家上学:一种崭新的教育生长
2013-08-26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在家上学”是一种以家庭为主要教育场所、通常由父母或家庭教师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当前活跃于中国大陆的在家上学群体规模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估算约为1.8万人,正在实践在家上学者据在家上学联盟网估计约为2000人。针对这一在我国教育实践领域迅速展开的个性化教育潮流,8月24至25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学在民间:在家上学&多元教育国际研讨会” 在京举行。会上,美国在家教育研究所创办者布莱恩·雷介绍了美国及全球在家上学的历史现状、政策特征、支持体系与未来趋向,台湾在家教育实践者、研究者分享了其发展历程与经验,并与大陆官员、学者就在家上学与多元教育展开了深入研讨,发出“北京共识”。

  在家上学主因对学校教育不满,六成孩子“叛逃”学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采取网络调查问卷、QQ群统计和“在家上学联盟网”统计三种数据收集方法对在家上学进行调研。其中,网络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由腾讯教育完成,其结果主要用于统计分布区域、估算数量、分析“在家上学”现状;QQ群和“在家上学联盟网”两个渠道收集的数据,主要用于统计分布区域和估算数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研报告显示,家庭选择在家上学前五位的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54.19%)、“学校教学进度过慢”(9.50%)、“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厌倦学校生活”(6.70%)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5.59%)。可以看到,其中四项与学校有着密切关系。

  被调查家庭中,62.01%在家上学的孩子曾经在传统学校学习,后来从传统学校中转了出来;37.99%的孩子则一直在家上学。多数孩子是在幼儿园小班到一年级之间开始不在传统学校上学的,占51.32%。

  在家上学实践广东最多,集中在小学阶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为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这可能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更高、社会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

  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62.30%,多于女孩。多数孩子的年龄在4至10岁之间(60.42%),其中6岁的孩子最多(12.18%),17岁的孩子最少(0.51%)。可见,在家上学的孩子主要处于小学阶段,较少处于初高中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考、高考仍是我国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以逾越的“坎儿”。

  此外,调研显示,多数在家上学的孩子喜欢该学习方式,其中43.02%的孩子非常喜欢,38.55%的孩子比较喜欢;家长认为在家上学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处于中上等水平,可谓家长孩子皆大欢喜。对于幼儿园毕业后和义务教育阶段后孩子的打算,多数家长选择“继续在家上学”,分别占45.25%和41.90%。对于高中毕业后孩子的打算,选择“出国留学”的家长最多,占35.75%;其次是选择“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占34.08%。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叫停"在家上学" 未明确说明采取法律手段
· 教育部首次限制“擅自在家上学”
· 私塾读经、在家上学 这都剥夺了孩子的受教育权!
· 别让“在家上学”继续在黑暗中摸索
· 1.8万学生在家上学 过半家庭不认同学校教育
· 也谈"在家上学":旁门左道的教育让孩子成牺牲品
· 在家上学 学校之外的寻求
· 在家上学 “非主流教育”的路能走多远?
· 与其“在家上学”不如“四海为家”
· 中国大陆1.8万学生在家上学 过半家庭不认同学校教育理念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