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专访
“总编面对面”之专访安博黄贵州、微软唐毅
2011-06-09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视频加载中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硬实力不达标;就业软实力缺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任蕾。今天非常有幸邀请到安博职业教育运营集团总裁黄贵洲先生和微软中国教育培训与认证事业部总经理唐毅先生。

  今天我们就职业教育进行一个探讨。

  大学好上、工作难找。高校连年的扩招及盲目的设置专业已经成为加剧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目前高校课改已经在进行,但是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在这个问题,不知道二位先生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黄贵洲: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代脱节。大学教育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所学课程与现实需要有一定距离。学生就业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

  其次,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与现实脱节,现实工作中一些最基本的应用,学生都不一定会。比如写项目计划书、写项目分析报告等工作都做不了。

  第三,团队合作能力差。这主要是指整体职业素养欠缺。企业用人,50%以上要看软技能。比如,人品是否忠实可靠,做事是否脚踏实地。其次才是与岗位匹配的专业技能和未来的可塑性。因此,对于即将走入职场的90后来说,软技能缺失才是最要命的。

  主持人:作为企业的领导,唐先生有什么建议吗?

  唐毅:我觉得就业难,一方面是事实,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招聘也很难。以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企业用人的需求,专门就IT这个行业来讲,对人才的要求,尤其的是人才数量、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即使我们有很大量的资金进入,有很多职位需求,企业招人一样难。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不是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而是供方所提供的和需方所要求的不对口的问题。首先这个前提是大家要认识到的。

  这个不对口主要体现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一是硬实力不达标,学校教的和企业需求有相当的出入,员工的基础技术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第二,缺乏就业软实力,职业素养不达标。如何做事,如何和员工间相处,怎样在一个团队的环境下一起把工作组织起来,这方面的能力缺乏。所以怎么样能更好的把软硬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把需求和供给结合起来,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关键。

  黄贵洲:举个实例。我们安博大连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招一个前台,条件不高;英语要好,形象气质好就可以。结果招了半个月没有招到。为什么?人家不愿意来应聘。HR部门想了想,把职位名称改为行政助理。结果,投简历的马上多了。有来面试的。招聘专员问对方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她先问我薪水多少,什么时候和人力资源谈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就业心态和对职位的认识都非常重要。我们都是从一个简单的工作做起的,如果你连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你怎么去做好其他的工作。建议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发展前景、公司平台等因素的基础上,再考虑薪酬。

  唐毅:我觉得有正常的薪酬期望值也是正常的,但必须是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前提下。

  黄贵洲: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总编面对面”之专访安博职业教育总裁黄贵洲
· “总编面对面”之专访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
· 访谈预告:总编面对面之澳门大学校长赵伟
· "总编面对面"校长访谈之内蒙古师大校长杨一江
· “总编面对面”之专访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
· 总编面对面之校长访谈第一期:访清华附校长
· “总编面对面”之专访临沂大学校长韩延明
· “总编面对面”之专访巨人教育董事长尹雄
· “总编面对面”之专访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教授
· 安博教育国外被判临时托管 为中概股首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