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李江涛)大师已去,长歌当哭。未名湖畔,哀思无限。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11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他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北京大学当天连夜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内布置灵堂。
7月12日,公众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纪念大厅吊唁季羡林先生。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12日中午,灵堂开放,社会各界人士冒着高温来到北大吊唁季老。灵堂外,吊唁的队伍排出上百米。人们胸戴白花,神情肃穆。
灵堂内,哀乐低回,十多米长的黑幕上写着几个白色的大字:“沉痛悼念季羡林先生”。大厅中央的鲜花丛中摆放着季老的大幅遗像。照片中的季老身着朴素的中山装,面带微笑。1946年他从德国学成后回国,受聘担任北大教授,此后一直工作、生活在北大,长达60多年。此时此刻,他看着这片熟悉而亲切的校园,笑容中似乎流露出不舍。
季老的儿子季承带着家人为父亲遗像献上了花篮,向遗像三鞠躬。季承的妻子对3岁多的儿子说:“给爷爷磕个头吧,和他告个别。”年幼的孩子尚不知世事,天真无邪地望着照片中的爷爷。
季老早年为求学与妻子、孩子聚少离多,晚年又因种种原因与季承多年不见。直到季老去世前的几个月,父子才重聚。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过得很幸福,因为儿子一直陪在他身边,可爱的小孙子更是让他尽享天伦之乐。
“季先生一生坎坷,虽然他生前得到了很多、很高的荣誉,但他得到的爱太少了,希望他在天堂得到爱。”北大东语系教授张光璘感慨道。
张教授是季羡林的学生,跟随季先生20多年。他说:“季先生是当代了不起的知识分子,他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永远说真话。他人格非常高尚,他爱国、爱人民、爱学生、爱我们的文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好好学习。”
张光璘最后一次见到季老是2008年的8月6日——季老的97岁生日。七八个学生去医院给季老祝寿,季老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拍着手唱歌曲《祝你生日快乐》。“回忆起这些,好像就在昨天,”张教授说,“我们准备出版1000多万字、几十卷的《季羡林全集》,以此纪念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