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奥数不应作为学生升学条件
2010-12-23    南海网

字体大小:

  

 

  著名数学家、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数成绩不应作为学生的升学条件(记者 李晓梅摄)

  在国内,“奥数”(奥林匹克数学)一度受到学校和家长的追捧,甚至成为学生的升学条件。对此,首届三亚国际数学论坛发起者,著名数学家、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12月22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奥数”过于注重考试,而非关注学生知识的增加,对中国教育造成负面影响,不应成为升学条件。 

  “奥数”重视考试而非研究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

  丘成桐说,奥数是一个很重视考试的竞赛,假如小孩子是为了兴趣,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奥数”的话,也无可厚非,但如今“奥数”变成了家长、学校最看重的事情,对整个中国教育造成了很负面的影响。“全国为了考试而努力,而不是为了小孩子增加知识而努力,是个灾难性的问题。”邱成桐说,“奥数”无助于甚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他不赞成国内以“奥数”的形式培养学生,更不认同把“奥数”作为升学条件的做法。

  其实,丘成桐早前就在多个场合明确指出“奥数”的“病根”,他认为,“奥数”只是在做题目,跟真正的研究可以说截然相反,“奥数”即使得金奖,也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不代表就有研究能力,“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中国数学人才青黄不接应注重年轻学者的培养

  采访中,对于中国的数学研究水平,丘成桐说,中国数学研究水平在全世界算不上最好,跟美国、法国有不小的距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做得不足,有很多深奥学科缺乏年轻的学者来做。在国内,做学问的学者年纪大,所有院士的学者都70岁了,青黄不接,这是中国数学研究界的一个大问题。

  丘成桐介绍,国外的人才培养最注重的是年轻人,全面支持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培养。中国的培养方式是倒过来的,他举例说,国内在院士这个层面有充足的保障,但在研究生的经费保障方面则很少,每个月1000元,美国研究生的研究支持经费是每年约2.8万美金。

  因此,丘成桐建议,中国要在年轻人身上多投入经费,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生,都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有充足发展的空间,最近几年国内在这方面有所改进,他也觉得很欣慰。(记者李晓梅 见习记者杨隽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李克强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 丘成桐:驰骋数学五十载 几何人生报家国
· 丘成桐:为何很多中国学生擅长做题,却成不了大数学家?
· 丘成桐:希望帮助中国在基础科学上成为世界一流
· 丘成桐已从哈佛退休,全职任教清华
· 丘成桐:没有强大的数学基础就没有良好的科技
· 丘成桐:疫情带来机遇,引进海外人才3条建议
· 丘成桐谈中国数学研究现状:很多大学和地方政府在做表面工夫
· 丘成桐:年轻学者要敢于“无法无天”
· 丘成桐:如果学术大师形成威权领导可能产生极大的害处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