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4月2日在中澳文学论坛上谈到了自己获奖后的生活。面对外界的质疑,他认为“写作也是一种发声”,自己盼望重新返回书桌,安静写作。
在今日的论坛上,莫言等中方作家与库切等澳大利亚作家展开对话。当天下午的日程安排为“诺贝尔文学奖及其意义”,由莫言与库切两位诺奖得主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
莫言:不把中国当代作家当人看,稍显过分
莫言未曾发言先“诉苦”:“如果让我自己选择,我绝对不会选择与诺贝尔文学奖有关的题目”。
他在演讲中表示,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是个话题,在中国尤其是个话题。印象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媒体就要炒作一番,后来渐渐成了闹剧,成了声讨中国作家的由头,“无论怎么回答都会挨骂”,“谁如果敢来回答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谁就是十足的傻瓜。”
莫言说,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事,几乎就是一条抽打当代中国作家的鞭子。但“把鲁迅等人捧为神明,不把中国当代作家当人看,似乎也稍显过分”。“无论怎么说,最近30多年来,中国作家还是在努力创造,创造的成果也是丰硕的。而这些创造的源动力,也不是诺贝尔文学奖。”
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奖项,可以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向前。文学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人类追求光明、惧怕黑暗的本性使然,是人类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愿望使然。从这个意义讲,文学的发展繁荣与文学奖没有任何关系。而要想写出好的作品,首先就应该把文学奖忘掉,如果一心想着文学奖,把得奖当做写作的动力,甚至去揣度评委的口味,并试图改变自己的风格,这样的努力多半是南辕北辙。
诺奖让莫言不胜其烦 曾公开称跟谁有仇就说谁能获奖
尽管作家不能为获奖而写作,莫言也坦言,诺贝尔文学奖的存在和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最早知道这个奖项时,自己还是个初学写作者,感觉跟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演讲,让自己跟诺奖产生了联系,“大江健三郎在中国的数次演讲中都提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认为我是有资格获奖的中国作家之一。我想这也是媒体经常把我和诺贝尔文学奖捆绑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这让莫言不胜其烦。“以至于我曾公开表示,如果你跟哪个作家有仇:你就造个谣言,说他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中国,一旦被封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你的苦日子就来了。如果你想表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你要小心,有人会批评你是用这样的方式吸引瑞典学院的注意。”总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其实,瑞典学院的十几位评委,哪有闲空来关心这样的问题呢?一个真正的作家,又有谁在写作的时候想着瑞典学院呢。”
“厨师做菜是要考虑食客的口味,但也有一些厨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烹调,你爱吃就吃,不爱吃就算了。作家更应该如此,不考虑文学奖评委,不考虑翻译家,甚至不考虑读者,有这样的态度,写出好作品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莫言如此做比喻。
称曾误解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才是根本衡量准则
莫言表示,自己曾经对诺贝尔文学奖抱有几丝幻想,但最近几年心中想的是“这件事跟我,仿佛是擦肩而过的两颗行星,已经是渐行渐远了。”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心中也有一个诺贝尔“潜规则”,知道自己不符合。
“这也是我获奖后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可见,包括我自己在内,对诺贝尔文学奖都曾有严重误解。”莫言说。
莫言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首先是文学奖,然后才是其他。它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文学,然后才可能是其他的东西。这个奖项最根本的意义是它的文学意义,而不是其他。在瑞典领奖的十几天里,通过与瑞典学院的院士以及瑞典各界的广泛接触,自己深刻认识到:瑞典学院从来就是把作家的文学成就当成最重要的标志。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诸多传言,基本上是一厢情愿的虚构。
推荐内容>>莫言诺奖演说资料汇总:莫言瑞典演讲致辞大全
推荐内容>>夫人赞莫言演讲发挥好 在台下看丈夫领奖开心
推荐内容>>莫言返回北京:永远不敢称大师
推荐内容>>莫言瑞典学院演讲稿:讲故事的人 专栏>>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推荐专题>>聚焦:中国作家莫言赴瑞典领诺贝尔文学奖
推荐内容>>解读莫言瑞典之行服饰:细节倾诉中国情怀(图)
推荐内容>>揭秘莫言作品的翻译家们:陈安娜是"最重要女人"
推荐内容>>莫言诺奖领奖行程接近尾声:13日对话陈安娜
推荐内容>>诺奖评委:莫言获奖是五个人的竞争 不是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