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叶开:我为何敢 “以一人之力编写教材”
2014-03-26    中新网

字体大小:

  近日,知名作家叶开编纂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上市,仅仅上架网店3天,首印2万册便销售一空,争论和质疑亦相伴而来。不少人表示,语文教科书的编纂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叶开能否以一人之力完成此举?取名“最好”是否太不谦虚?25日下午,叶开接受记者采访回应上述言论。他表示,书的好坏要看市场选择,他非常希望一流的教材编撰者都来写教材,如果这能让语文教育变得更好,“哪怕自己惨败也会很高兴。”叶开透露,自己有着丰富的阅读体会,亦有20年的顶级杂志编辑从业经历,因此才敢夸下“以一人之力编写教材”的“海口”。

  谈新书:好坏要看市场选择 希望在公正环境下共同竞争

  翻阅《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可知,这本教材的体例比较特别,不按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而只是一种进阶阅读月写作的指导,书中有非常详细的点评,分析和延伸阅读材料指导。此前,曾有不少人质疑,教材编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叶开仅凭一人之力或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但叶开表示,其实他比很多专业的教材编撰者更专业。

  “我在当代文学研究方面小有成就,亦有二十年顶级文学杂志的编辑经验;几乎和所有一流作家都有来往。此外,我对孩子的阅读喜好、教育心态都长期关注,并仔细研究国内现行教材。”叶开解释道,这对于教材编写来说是一种比较充分的准备,因此他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据叶开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材水平最差,初中次之,高中质量相对较好,因此他目前比较专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在他能找到的教材中,内里错误很多,部分选文质量亦很低劣,甚至出现删减、篡改的现象。

  “书的好坏不能由自己定论。关键要看市场选择,要看是否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叶开直言,他非常希望有能力的人都来编写教材,在一个放开公正的环境中竞争,“如果能够让中国的语文教育变得更好,哪怕自己惨败也会很高兴。”

  编写原则:强调经典阅读 文章兼顾文学性、思想性、趣味性

  由于曾担任编辑,叶开的阅读量非常大。而不管是自己的阅读选择,还是这套书的编写,叶开都非常强调“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叶开表示,就个人阅读体会来讲,文学经典长兴不败,必有其丰富内涵。人生有限,应该用最好的时刻汲取最好的营养。

  “营养丰富、有趣,兼顾文学性、思想性、趣味性,这就是书中选择文章的标准。就此而言,小学初中大部分的选文都不合格。”叶开称,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向身边人广泛征求意见,“在编辑这套教材的《散文卷》时,我曾经想要收录西川的一首《不要剥夺我的复杂性》,一位知名教师将它拿到阅读课上为一些中小学生讲解,其中绝大部分都能谈出不错的感想。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在选择教材文章的时候不能低估孩子的理解力。”

  叶开透露,《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剩余两册中的《散文卷》已经编好交给出版社,而《诗歌卷》则正在筹备中。在《散文卷》里,他会推行“大散文”的概念,不会选入通行教材中那些抒情散文和游记。

  而在编写过程中的《诗歌卷》则让叶开有些犯难,因为诗歌离中小学最为遥远,但在叶开看来,中国当代诗歌的成就非常大,远超现代诗歌,但却被忽略了,他将会审慎对待编写工作,“教育是大事,不能随便。”

  《小说卷》未收鲁迅作品:多留些空间给其他重要作家

  在叶开业已出版的《综合卷》与《小说卷》中,虽选入多位大师的作品,但鲁迅的文章却难觅踪迹。叶开说,鲁迅的文章已经广为流传,作者十分熟悉,并且多有选入其他版本教材,因此在这部书中可以去掉,多留些空间给其他重要作家,他们已经被遗忘了太久。

  “比如我的《综合卷》选入了梁实秋的《下棋》,结尾生动有趣,写人情世态亦内蕴丰厚。孩子们不一定能够完全读懂,但能够感受到文章本身具有的美感。这就好比绸缎,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织成,但可以伸手触摸感知它的好坏。”

  叶开表示,他并非完全“抛弃”鲁迅的作品,在即将出版的《散文卷》中,会选入鲁迅作品,但不会选择大家都很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类,“我有一个原则,凡事现行教材中有的文章,我都不用。因为教材外还有广阔的天地,就是鲁迅先生,也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文章。”

  各大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首印2万册3天销售一空,并且时常处于缺货状态。叶开笑称,他还是有些在意销量的,因为销量好代表大家肯定自己,“如果一个人都不买,那就意味我的研究成果毫无价值,我以后也就不会再编了。”(上官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作家亲历女儿语文教育:把诸葛亮称作孔明也算错
· 民间研究团体会诊小学语文教材 称存在四大缺失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