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古香古色的办公室里,65岁的教授毛远明回忆起跌宕过往。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这一生,最让毛远明自豪的,是在象牙塔里工作半生,有幸见证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步繁荣。
1949年,毛远明出生在四川简阳市草池公社一户农民家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贫弱,教育落后。那时简阳的羊肉在四川很有名气,但小时候的毛远明,根本想不出羊肉是什么味道。
当时,百万人口的简阳县只有一所高中,每年招100个左右高中生。为了供他读书,母亲曾变卖过房上的瓦和房梁。1966年,毛远明考上高中,却遇上文化大革命,高校停止招生。这让他一度非常沮丧,以为大学梦自此破灭。
高中毕业,毛远明回到草池公社当起了中小学老师。
1977年,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底,国家首次恢复全国范围考试录取大学生。
当时,毛远明无比激动,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报名那天下着大雨,他正在公社批改试卷,有同事进来说高考开始报名了。毛远明心里一阵激动,扔下笔就跑进了雨地……
那一年,毛远明以347分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师范学院,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是275分。
之所以报考师范学院,是因为毛远明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为新中国刚刚起步的高等教育事业加一把火。
那时候大学的条件与现在相比简直天上地下。学生们8个人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宿舍,教室也很破旧,最困难的是图书奇缺,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很多书,在图书馆根本找不到。
“当时如何敢想象,现在的高校会建的如同殿堂一般,图书馆里不但动辄藏书百万册,而且轻点鼠标,电子图书的数量更是浩瀚如海。”毛远明感叹。
行走在西南大学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看着学生需要坐车赶往一栋栋教学楼上课时,毛远明经常会感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何其迅速。
“我上大学时,大学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十分遥远。”毛远明说,2013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毛远明记得,1997年他进入西南大学工作时,全校学生规模只有1万多人,如今却达到了近6万人。
“以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而言,中国足以称之为教育大国。”毛远明说。
1992年前后,国内高校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高校教学理念,教学和科研体系开始进行系列改革。开始有了课题项目,有了团队科研的概念。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剧增。金石学属于相对冷僻的专业,毛远明说,2000年前国家课题经费对这一领域的支持非常少,得到2万元的课题研究经费就已经非常多了。但到现在,毛远明正在从事的“中华字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经费已高达1580万元。这直接促使包括金石学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毛远明感叹自己一生的成就都得益于此,《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等几部在学界有影响力的专著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如今,65岁的毛远明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每周最少上4天课,还指导20多个博士生、研究生做课题。他说,最让自己欣慰的是国家目前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到了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上。
毛远明相信,中国将不仅作为教育大国,而且将作为教育强国在世界上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