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聚焦两会 > 两会直播:两会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7提“互联网+” 强力助推经济转型
2018-03-08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互联网+农业”……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7处谈及“互联网+”这一经济热词,引发业界关注。

  近年来,从网络消费到共享单车,从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等,“互联网+”新型经济在中国遍地开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有不少新兴“互联网+”企业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加强这种新经济形式?各领域又将如何顺应“互联网+”潮流?多位接受采访的全国政协委员就此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认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每个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行业经过“互联网+”改造重获新生。例如移动支付的诞生就颠覆了传统现金支付方式,人们的阅读行为从图书馆借阅发展到网购书籍,现在还出现了共享书籍。

  在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看来,互联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远比19世纪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带来的影响大。“当时欧洲运用活字印刷术的城市比没有运用的GDP高3%左右,而互联网带来的增长远不止这些。”

  以“互联网+消费”为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新兴消费快速兴起,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

  “2017年,我们感到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的融合已经形成明显趋势,2018年发现这一趋势在加速,各地政府也已经纷纷开启了数字化时间表。”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同时还提出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一站式服务等举措。

  谈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海淀区副区长陈双表示深有体会。她说,“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一个趋势,海淀区正在打造科技型政府,已经实现刷脸上班。推出了“创业会客厅码上办”,创业者无需到现场,扫码上网即可办理。运用新技术,政府效率提升,民众体会到更多便利。

  此外,也有受访委员认为,与许多新兴经济一样,“互联网+”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被认为在网贷、理财出现乱象的背景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也针对“互联网+”中存在的“脱实向虚”风险提了个醒。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互联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但只有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才能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否则只是在单个系统内空转,没有溢出效应,很难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亟待挖掘和壮大新动能。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为正处于战略转型的中国经济增添了一个广受“点赞”的注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从2023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教育、科技工作如何做?
·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
· 政府工作报告修改92处!与科研人员相关的有这些
· 速递!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 二○二一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完成
· 李克强主持召开教科文卫体界人士等代表座谈会
· 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修改透露了什么
· 科技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文字摘要)
· 扎扎实实的大礼包 科技界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