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聚焦两会 > 两会教育:代表委员声音
政协委员热议:高水平教师队伍从哪儿来
2017-03-14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提高培训质量,政协委员热议——
高水平教师队伍从哪儿来

  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如何完善现有教师培养体系?如何提升教师岗位培训质量?两会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们讨论的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陈众议建议,应用岗位和待遇吸引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统计显示,2010—2015年,全国落实5.3万名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提高了师范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一些省份,免费师范生录取分数比一般师范生高了20分。“建议各地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扩大免费师范生的数量。”陈众议说,“尤其是在农村教育薄弱地区,要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需要政府政策倾斜,优先职称评定、落实岗位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闵维方向记者透露了最近遇到的困惑。北京大学希望设立一个教育专业博士点,招收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硕士,经过教育科学的专业训练后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可是这个提议没有通过。“北大的培养水平是比较高的,如果非师范专业的优秀学生有从教的意愿,为什么不能给他们开辟一条途径呢?”闵维方说,“我建议在综合大学里设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点,吸引更多非师范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闵维方的建议得到民进中央代表的支持。在民进中央今年提交的提案中,专门对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从教提出建议。民进中央山东省委副主委朱智勇说,当前,我国师范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缺乏弹性,与学校一线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特别是在高中课程、培养模式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不少地方学校出现特色学科、课程专任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朱智勇建议,打破封闭单一的师范教育体系,建立“4+1”或“4+2”模式的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可在本科阶段不再区分师范、非师范,让学生在硕士的一年或两年里接受教育科学专业训练。而对于综合大学毕业生,可制定政策引导就读教育专业硕士,通过2—3年培养,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

  截至2015年底,我国小学专任教师本科生比例为45.93%,初中专任教师研究生比例为1.88%,高中专任教师博士比例为7.15%。相比之下,2012年,美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研究生比例为51.4%。

  朱智勇说,目前,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入职起点,越来越趋向于小学本科化、中学硕士化、高中博士化。相比之下,我国新入职教师学历起点严重偏低,即使在东部发达城镇,也仅刚刚实现小学、初中、高中普遍本科化。

  民进中央提案建议,提高教师入职学历门槛。在提案中,民进中央还建议对教师资格证制度加以完善;强调取证需通过考试,取证必经实习;建议综合类大学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必须到规范化的培训基地,由指导老师带教,进行教师教育见习,取得一定的教育学分,通过考核者方可上岗。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两会教育信息化热词盘点
· 两会聚焦:新基建,以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 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办?盘点两会教育七热点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 两会声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如何推进教育数字化?两会代表委员这样说!
· 速递!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 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 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修改透露了什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