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高等教育巡回展”上,与其他展位前的熙熙攘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具有志愿者服务性质的云南国际发展学院的展位前,显得较为冷清,许多学生家长了解到这是个志愿者援助项目的学校后,就转身离去。
该校50多岁的丹麦籍校长伦劳特女士告诉记者,位于云南玉溪、成立于2000年的这所学院旨在帮助青年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使青年人树立帮助他人、保护环境、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做人信念。
她介绍说,众多咨询的家长都认为这个项目确实不错,但不愿让孩子参加,家长们认为自己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不想再让孩子吃苦,希望孩子将来比自己过得幸福。伦劳特女士分析,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衡量学生,学业优秀是学生今后获得较好工作条件的阶梯,这有失偏颇。实际上,现在欧美国家的学校,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注重学生社会经历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帮助别人、学会与其他人合作就是孩子今后走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能力。此外,中国现在还有很多人处于贫困状态,这一群体应该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只顾自己的“小皇帝”在做人能力上是有欠缺的。
伦劳特女士高兴地告诉笔者,目前已有70多位中国人正在该校接受志愿者的服务培训,两天的会展间也有许多年轻人(还有一些中老年人)表示愿意参加这个志愿者服务项目,她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伦劳特女士有句话让人感动和沉思:最好的大学应该设有教育年轻人帮助他人的课程,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