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党建保证发展,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据统计,全国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本专科生中党员占本专科生的总数已经从2003年的约7%增加到目前的8.16%,研究生中党员占研究生总数的41.82%。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党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21%。全国民办高校中建立党组织的已占到民办高校总数的近90%。
明确目标 增强建设和谐校园的自觉性
大学校园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播、文明示范、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学科、不同职责、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及其家属于一炉,使之达到和谐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各地各高校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把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落到实处,转变观念,明确工作目标,使党组织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以党内和谐推进校园和谐。
江苏省坚持宏观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把握方向、制订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能动性,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际,提出同中有异、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共建和谐的党建工作思路。该省高校连续17年保持稳定局面,各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优秀率100%。
吉林大学提出构建和谐吉大需要建立和完善四种机制,即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构建和谐吉大的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 2005年年底,学校党委把构建和谐吉大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正式写入党代会上通过的《吉林大学章程》里,明确了党委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和谐吉大,各级党组织都承担着构建和谐吉大的责任。
清华大学把“构建人尽其才、利益协调,安定团结、紧张有序,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校园”确定为学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党内民主的健全带动学校民主管理的完善,在一届党委任期内试行了进一步发挥党代会代表作用的一些做法,如每年召开党代会代表会议,汇报学校的工作,把学校的重大决策交给他们审议,并把提拔干部公示的范围扩大到了每一位党代会代表。
青岛滨海学院教育学生“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努力培养合格人才,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民办大学校园进行了积极探索,有近万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000多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全院涌现出了148个学雷锋小组,102个学雷锋基地。
着眼基层 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各地各高校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基层党委的领导能力、政治核心能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北京市为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提出高校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享受同级行政领导干部待遇、学校党委每年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培训等要求。市委也加大了对高校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和重点培训的力度,形成了市委示范培训、教育工委重点培训、各高校普遍培训的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体制。
陕西省明确了高等学校院(系)级党组织的职责,确定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院(系)级单位的基本决策形式,这样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了职能分工,协调了党政关系,保证了院(系)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职能的发挥,克服了工作中“两张皮”的现象。
北京大学党委提出,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不断强化北大党建的工作重心,各院系也都根据自身教学科研的需要来强化党建工作,增强了院系党组织的活力,很多院系在优秀党员评比等一系列党务评比标准中,强化了教学科研含量,既使得被选人让大家心服口服,同时又明确了党委工作的一种价值导向。
山东大学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共建和党员互动活动,促进了相互交流与共同提高。仅机关各部门就与36个学生党支部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文理工医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党组织通过结对共建,定期进行交流,联合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科交叉和融合,与企业、社区开展的校内外党组织共建活动,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媒介。
创新形式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各地各高校基层党组织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使基层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党支部逐渐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师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强堡垒。
兰州大学广泛开展了“党员风采展示”和“争先创优”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帮扶捐赠、承诺服务,增强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提高了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建设和谐学院的组织基础。
上海大学改变支部生活单一读报、学文件、讨论党员发展的形式,支部活动由班级向课堂、社区、社团、学科团队、社会实践等方面延伸,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的工作新模式,通过在课堂内建立“党员核心小组”,社区中搭建“党员红卡工作室”,理论学习型社团中建立党章学习小组,社会实践过程成立临时党支部等多种活动形式,不断强化党员意识,让党员时刻牢记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石河子大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育人中的作用,针对贫困生较多的校情,建立了党支部扶贫帮困机制,每个党员捐出7月1日的工资作为贫困学生帮困基金,每个教工党支部还通过多交党费的形式长期资助1到2名贫困生。截至2006年6月底,学校在校生中90%以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建校以来,无一名学生参与民族分裂活动。
中南大学把党支部建立在学科上,把党员培养成学术骨干,把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支部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为学科支部建设提供载体,形成学科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建双赢的良好局面,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