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韩民,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报告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教育领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任务之一是着力促进教育发展的平衡性和全面性。优化教育结构是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主要着眼点是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篇幅所限,以下仅就优化教育结构中更带有基础性和普遍性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部分问题谈几点看法,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的发展问题留待今后另作讨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新课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逐步确立,西部“两基”攻坚计划顺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除杂费,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取得进展,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但今后的任务依然很艰巨。随着义务教育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提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要求更高,工作难度增大。同时,学龄人口流动与城乡分布结构变化也给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课题。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急剧减少,但城乡分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统计显示,与2001年相比,2006年,全国小学生减少1832万人,初中生减少556万人。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增减的城乡结构看,农村学校学生绝对数减幅巨大,城市学校学生绝对数略有减少,而县镇学校学生绝对数增加。同期,城市、县镇与农村学校学生数之比,小学从13∶18∶69变为15∶23∶62,普通初中从17∶35∶48变为16∶41∶43。可见,农村学校的学生占比下降,城市和县镇学校学生占比上升。城乡之间小学毕业生初中升学率上的巨大差距也是一个例证。我国“小升初”升学率提高到100%,但城市与县镇的升学率分别为114%和183%,而农村学校为67%。西部地区县镇的小升初升学率更是高达200%,而农村只有62%。出现这种巨大反差,除了因乡变镇带来的统计上的变化外,农村学校学生进入城市和县镇学校就读,特别是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尚无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的准确统计,但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以此估计,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学生的规模至少应有数百万。
学生分布的结构性变化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也在显现。比如,从义务教育学校的班额情况看,全国小学中超过规定人数的大班所占比例2005年为28%,比2000年的60%虽有大幅下降,但城市和县镇学校大额班的比例高达53%和55%;25人以下的小额班所占比例农村小学校从2000年的5%猛增到2005年的40%。初中大额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79%(城市、县镇、农村分别为71%、82%、80%)上升到81%(城市、县镇、农村分别为74%、87%、80%),城市和县镇初中大额班所占比重有所增大。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义务教育正在出现重大的结构性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学生从农村流向城镇。这种趋势的出现,部分缘于近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以及为追求更高质量教育而进入城镇学校“借读”的“教育移民”的增加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不难预见,今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和迁徙政策的宽松化,进城务工农民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好转,农民工子女就学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义务教育全面免除杂费政策的影响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农村流向城镇的趋势可能会更快。
面对学生流动性增大和学生分布结构上的巨大变化,统筹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调整和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政策,统筹考虑教育的机会公平、资源配置效率和教育质量,是今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政策课题。
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加快步伐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学前教育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是教育结构体系中相对薄弱和滞后的环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不相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我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较低。过去5年来,虽然我国学前教育的总规模有所扩大,毛入学率逐步提高,但截至2006年,我国3岁至6岁幼儿教育毛入学率仅为42.5%,毛入学率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低于巴西、埃及、秘鲁和泰国等很多发展中国家水平。学前教育发展在区域、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目前,还无法从统计上确认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的城乡差距。从小学一年级新生中受过学前教育者的比例看,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省份分别为92%、88%和75%,差距明显。
其次,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2005年,我国幼儿教育的财政性经费约占幼儿教育总经费的63%,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的1.3%,公共财政支持力度较低。由于公共资源短缺,近年学前教育对民办教育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和比重增长较快。2006年,民办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数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25%提高到58%,在城市、县镇、农村幼儿园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5%、65%和51%;东、中、西部农村幼儿园中民办幼儿园的比例分别为40%、62%和66%,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对民办幼儿园的依赖程度反而更大。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学前教育机会的增加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一些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简陋,师资水平低,管理不规范,公益性和质量较差,有些幼儿园办学秩序混乱,指导思想不端正,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再次,学前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比如,从幼儿园生师比看,2006年全国平均为29∶1,西部省份高达39∶1,农村地区高达55∶1,大大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幼儿园生师比标准,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学前班。2006年,全国入园幼儿新生中学前班所占比例为51%,东、中、西部省份分别为36%、56%和62%,城市、县镇和农村分别为25%、38%和65%。学前班虽对普及学前教育有促进作用,但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学前教育的规律。
当前,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首先要加深对学前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学前教育不仅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奠基阶段。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保育和早期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开发、素质与能力培养、人格与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也证明,幼儿教育具有很高的投入产出率。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幼儿保育与早期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将其列入全民教育六大发展目标。鉴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战略意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必须加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特别是财政投入。建议在教育预算中设立“幼儿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引导。普及学前教育的难点在农村,因此农村地区应当是学前教育政策关注和扶持的重点。应把农村地区的幼儿保育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建议有条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地区,优先考虑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要积极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同时,对那些公益性强,办学比较规范,收费较低廉的民办幼儿园给予公共资源支持。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艰巨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005年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迅速攀升,2006年已提高到59.8%,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业教育所占的比重也呈逐步提高趋势。但是,要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的目标,任务仍很艰巨。当前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在一些方面还不能适应普及化阶段的要求。
一是入学机会上存在较大的城乡、区域与校际差距。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但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普及程度较低。据统计,2004年,东部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为59%和75%;西部地区平均为41%和57%。2005年,农村地区(指县及以下)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仅为30%多,远低于城市地区80%以上的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上的区域间差距也十分明显。比如,2005年,我国普通高中、职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地区均为最低地区的6倍多。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上的校际差距也值得关注。以普通高中为例,巨大的校际差距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了高中的入学竞争,催生了择校高收费,影响了教育机会公平。有调查显示,缴纳高额择校费进入优质高中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私营企业主、高中层管理技术人员等高收入家庭。
二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成本分担结构不适应普及化的要求。2005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中专为53%,技工学校为47%,高中为49%,职业中学为57%,学杂费所占比例分别为32%、28%、25%和24%。我国公共财政投入占高中阶段教育投入的比例远低于那些已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高中阶段教育对学生缴费的依赖程度大,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高中阶段就学花费的相对负担比较重。据调查,各地高中每年生均学费大多在1000元以上,加上寄宿生活费、教材费、教辅费,每年至少需要3000元。有的地区高中教育年均支出占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收入的约1/3,占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的40%以上。据2006年对北京、安徽、贵州等10个省市高中贫困学生情况的调研,城市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约为5%至10%,农村(包括县镇)约为20%至30%。按此比例推算,全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有300万人。2006年,国家启动了具有普惠性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助学金制度。去年又决定,中央财政从彩票公益金中安排3亿元专款,用来支持中、西部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这些对于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机会公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义重大。但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对公共投入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大。
三是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待提高。近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持续扩大招生的过程中,规模发展与办学条件改善出现矛盾,校舍面积、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的生均办学条件呈下降趋势,办学质量的提高与健康持续发展面临潜在危机。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虽趋向好转,但情况仍不容乐观。由于校舍和师资相对不足,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严重。2006年,全国普通高中平均班额达58人,56人以上大班占班级总数的比例高达59%,有的班级甚至超过百人。一些学校技术装备不达标,全国仍有18%的高中理科实验室尚未达标。教师在数量、结构以及素质上不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英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音、体、美教师普遍缺乏。
四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需要转变。目前,普通高中教育模式仍带有很强的精英教育、高校升学准备教育的色彩,与走向普及化阶段的高中教育需求不相适应,离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很大距离。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大众化基础教育,对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普通高中教育不应再被简单地视为高校预科教育,而应面向更加广泛的人群,拓展教育功能,从精英教育、应试教育转向国民素质教育,既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同时也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劳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是走向普及化过程中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重大改革课题。
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化进程,必须切实增加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学校的扶持,健全和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坚持高中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内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与质量上的校际差距,加快推进将优质高中的升学指标平均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逐步取消高收费择校政策;进一步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大力发展面向成人的各种非全日制高中,如部分时间制、半工半读、夜校、学分制、远程教育等办学形式,积极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沟通的高中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