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
2009-01-20  教育部  

字体大小:

  十一、汶川地震专题十大流行语

  爱心、堰塞湖、重建家园、对口支援、“5?12”、心理援助、过渡安置房、全国哀悼日、救灾英雄、特殊党费

  解读:2008年,在经历了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之后,中华民族又遇到了更大的考验——汶川大地震,“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亦是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5?12’”这个数字写进了史册,5月19日至21日三天被政府定为“全国哀悼日”,举国同悲,以纪念在地震灾害中失去生命的同胞。灾后,四川人民很快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民政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口支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政府提供“过渡安置房”、 “心理援助”等帮助,中央组织部下达《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救灾英雄”。“爱心”,最终战胜了灾难。

  十二、海峡两岸专题十大流行语

  海基会与海协会、周末包机、“三通”、赴台游、 “团团”“圆圆”、陈江会、“立委”选举、两会复谈、洗钱案、陈水扁羁押案

  解读:2008年对于海峡两岸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年初,“‘立委’选举”国民党大获全胜,表明民进党的“台独”路线不得人心。四月份,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与大陆的谈判得以顺利进行,“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两会复谈”开启两岸关系新局,“陈江会”开创两岸关系新里程碑。“周末包机”,“赴台游”,以及最后“三通”的真正实现,拉近了海峡两岸的距离,“团团”“圆圆”在台湾成功安家昭示了两岸同胞同祖、同根、同血脉的亲情与友爱。同时,“陈水扁羁押案”在台湾岛内引发轩然大波,他以及他的家族涉猎的“洗钱案”受到民众强烈谴责。

  十三、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十大流行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是硬道理、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读: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有目共睹。回顾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自此以后,中国逐步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实施众多“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中西共同发展,始终贯彻“发展是硬道理”,其宏伟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在经济上带动了中国的前进,“一国两制”的提出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年末,重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稳定这一政策,为我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十四、社会问题专题十大流行语

  三鹿、达赖喇嘛、周正龙案、 “3?14”打砸抢烧事件、溃坝事故、刺五加注射液、艳照门、“封口费”、“范跑跑”、“猥亵”门

  解读:2008年,一些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3?14’打砸抢烧事件”敲响了西藏社会治安的警钟;山西矿难“‘封口费’”事件、地震灾区教师“‘范跑跑’”事件,让人们对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索;“三鹿”问题奶粉,“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和山西“溃坝事故”,引发了社会对于食品、医药、公共事业安全问题的关注;“周正龙案”体现了公众诚信问题的严峻;“艳照门”事件触发人们对娱乐业健康发展的反思;林嘉祥“‘猥亵’门”,酒后凌辱幼女案揭示了公务员权力监督问题需要受到重视;而“达赖喇嘛”分裂祖国的行为则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端愤慨。

“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数据来源说明

  规模:流行语的提取语料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DCC动态流通语料库2008年语料。内容包括平面媒体分中心15家主流报纸语料库、有声媒体分中心7家主流广播电台,8家主流电视台的有声语料库,2个门户网站,共计1,216,372,912字、1374156个文本。

  具体语料数据:

  这15家主流报纸是(按音序排列):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钱江晚报、今晚报、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语料规模共计949818个文本,678,842,901字语料。

  8家电视台和7家广播电台: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天津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新华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共228个栏目的19961个文本,120,318,319字语料。

  2个门户网站, 包括新浪、腾迅,共计404377个文本,417,211,692字语料。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0年春夏季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在北京发布
· 官方发布:2009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
· 09春夏十大流行语 "文理分科""学术不端"入围
· 2008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
· 汉语盘点:2017十大流行语发布
· 网络流行语渐成时尚:社会方言记录时代深层心态
· 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 “网课”等词入选
· 《咬文嚼字》发布2014十大流行语 "你懂的"入选
· 国家杰青!两所北京高校,迎来新校长
· 倪海东、刘利分别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