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品牌影响力评估’是对希望工程的一次全面体检,同时也是一次对社会的交代。”10月30日,中国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此次评估最重要的意义是,探究希望工程将如何面向未来,并考量在当今形势下,哪些要保持发扬,哪些要克服、改正和提升。”
中国青年报:与10年前的一份希望工程评估报告相比,这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工程的捐款率、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您认为希望工程的成功原因是什么?
涂猛:衡量一个公益项目是否成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接受帮助的人是否因为受助,命运发生积极改变。希望工程20年,资助学生346万人,很多受助人在接受希望工程帮助时,感受到了物质帮助外的心灵关怀,并将帮助化成动力,变得自信自强。不少人在自己有能力后,还把爱心传递了下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就体现了公益的核心价值观——自助助人。
中国青年报:希望工程最初的主要资助对象是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现在有变化吗?
涂猛:2005年,国家在农村实行“两免一补”后,依靠政府的力量基本解决了农村因贫失学的问题。我们资助的重点转到了高中、大学、职业教育还有进城务工农民子弟身上。比如2006年开始,我们在大学生中实行“圆梦行动”,3年资助了10万多个贫困大学生。
资助方式也有很大变化。比如,现在对大学生的资助有“肯德基模式”,我们概括为“1+1+1”,即首先是资金资助,向大学生提供每人两万元;第二是勤工助学,向大学生提供在肯德基打工600个工时的岗位;第三是公益实践,动员引导受助大学生,在高校组建公益社团。在公益社团的实践中,不少孩子表示,帮助别人时,自己的自信心、公益意识、公益服务技巧都获得了提升。
中国青年报:去年汶川大地震期间,震区的希望小学完好,被称为“最牛的希望小学”。希望小学目前状况如何,今后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涂猛:9月底的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希望小学有15940所,现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4所希望小学。希望小学的发展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升级。目前希望小学最突出的问题是缺老师,缺器材,另外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食堂,孩子们的营养跟不上。我们已经在200所希望小学试点“希望食堂”,以后会逐步推广到全国。
第二是解决农村小学校舍不足的情况。上个月我去了云南昭通市镇雄县的两个中学和两个小学。那里几乎每班都是50多平米的教室坐了130多人,两张小桌子有8个孩子挤在一起。有个校长说,他每天都提心吊胆,不敢让所有班级同时下课,因为孩子一跑动,教室就震动,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还有卫生问题,学生高密度聚集,如果有一个孩子得了传染病,会很快蔓延到整个学校。宿舍也不够,2/3的学生得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这对贫困家庭来讲负担很重。昭通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类似学校有100多所。我们在这样的地区,要加大希望小学的资助建设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