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7月13日至14日,改革开放后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举办,绘就了未来10年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蓝图,吹响了加快教育发展的号角。
回望过去,三十多年教育改革波澜壮阔;展望未来,又该给予教育怎样的希望和期许?
复轨始于高考
1977年,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这是“文革”后教育改革的发轫,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如是论断。此前,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的高校统一招生制度,在“文革”期间被彻底否定,学校教学活动停滞。10年光阴荒废,出现严重人才断档,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受到极大制约。
但人才从何而来?高考招生还能继续以往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的做法吗?1977年8月,邓小平提出:“今年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恢复高考,宛如冬天里的一把火,顷刻点燃了广大青年的读书热情。图书馆、新华书店里人头攒动,成为最拥挤、最热闹的地方。甚至连蒙满灰尘的旧课本,也一时洛阳纸贵,人们四处寻找。
恢复高考,让曾经散落在山野乡间的青年们重拾课本,开始了新的人生,也让这一年成为不能忘却的群体记忆。全国570万青年纷纷从四面八方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军营哨所走进考场。当年高校录取新生27.3万人,几乎相当于当时全部在校大学生的一半。
更重要的是,恢复高考匡正了社会风气、社会观念和社会价值,让知识的力量得以重新展现。国家教育和人才培养,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十多年来,我国有数千万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参加高考,3600多万人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继续塑造和追寻自己的理想。
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改写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轨迹,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
“穷国办大教育”
如何才能尽快发展教育?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应处于什么地位?被“文革”耽误了10年后,急起直追的中国一刻也没有停止探寻。
20世纪90年代,经济状况刚刚有起色的十亿人口大国不仅要快马加鞭搞建设,还要以不到美国GDP1/20的收入养活超过美国数倍的人口,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的中国,需要优先发展的地方实在太多,但中国政府毅然选择了教育。这是因为,中国人在历经创痛后,逐渐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的贫困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贫困,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不可能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第一次把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1992年,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首要位置”到“突出的战略位置”,再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执政党对“把教育放在什么位置”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也凸显了教育在全社会地位的逐渐提高。
但“优先发展”的迫切愿望,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却无处不在。“穷国办大教育”是中国最大的现实,最大的瓶颈是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短缺。中国需要用占全世界3%的教育经费,支持全世界22%的受教育人口,谈何容易?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克服体制性障碍也成为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嬗变和阵痛中,中国教育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推荐专题: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