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广东近半代课教师“转公” 教师工资增2000元
2010-08-31    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

  汪洋教师节前看望“代转公”教师

  第26个教师节前夕,省委书记汪洋30日下午专程到肇庆市怀集怀城镇龙西小学看望慰问“代转公”教师,并向全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汪洋希望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更加重视教育、更加尊重教师,希望广大教师刻苦学习、踏实工作,努力成为让群众满意、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经过两年的努力,全省已有25800多名代课教师转为了公办教师,占全部代课教师的近50%。

  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是多年困扰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突出问题。2008年教师节前夕,汪洋专门听取了这项工作的汇报,随后,省委、省政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我省在两年内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努力做到县域内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县域农村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也就是通常说的“两相当”。

  汪洋与省领导林雄、徐少华、李容根一道,在肇庆市委书记覃卫东等陪同下,一走进龙西小学,就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青年老师龙剑喜特别兴奋。2008年底,他在网上发帖说:“肇庆市的最低工资不是580元吗?而我们代课教师工资仅有450元,难道我们代课教师就不算用人单位的工作者吗?”

  这个帖子当时引起了汪洋的关注。

  如今通过“代转公”考试,龙剑喜已经转为一名公办教师了。他自豪地说:“我要立志当好一名人民教师,不断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教出的学生更加出色。”

  龙西小学校园整洁,绿树成荫。这里原有代课老师8名,经过两次“代转公”考试,6人转为公办教师,2人转岗为学校工勤人员。

  汪洋来到教学楼会议室,和“代转公”教师座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女教师邓小玲说:“千言万语不如从何说起来,我是第一批"代转公",现在工资2600多元,比原来多了2000多块。第一次拿到工资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感谢省委、省政府给代课教师送的大礼”。

  “看到大家开心,我们也很高兴!”汪洋说,解决好代课教师的“转公”和“两相当”等问题,是我省基础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经过两年的努力,全省已有25800多名代课教师转为了公办教师,占全部代课教师的近50%。

  “代课教师转成公办后,政治地位提高了,经济收入也提高了,但压力和责任也应该更大了。不能因为"转公"了,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更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扎根基层,让广大农村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不辜负党委、政府的关心和人民群众的期望。”

  汪洋充分肯定了怀集县“代转公”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怀集县在“代转公”过程中能有66%的代课老师转为公办教师,87.5%的解决工作岗位,且转公的教师工资都做到了“两相当”,作为山区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给全省作出了榜样。一个山区县能够下这么大的决心,做到这一步,其他县市没有理由做不到。希望全省各地向怀集县学习,动真情、出实招,切实解决“代转公”、“两相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 (胡键、岳宗)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代转公”资格被取消 何必对代课教师如此苛求
· 广东:代课教师可参加一次省免费培训
· 深圳:代课教师新政暑期前后出台
· 佛山: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2009年下半年开考
· 广州:中小学代课教师有望年内“转正”
· 代课20年每月仅500元“生活费”
· 代课教师广东最多
· 广东:先解决待遇,再解决编制
· 广东代课教师通过考试可转公办
· 东莞市数百名代课教师8月底前将被清退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