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选拔300名毕业生跟踪培养
北京市基层公务员首招外地生
今年起,本市每年将从基层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拔300人,跟踪培养。表现突出的,可推荐到上级部门工作或列入后备干部名单。此次选拔还首次向外省市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敞开大门,打破了户籍限制,丰富了年轻干部的来源渠道。
优秀“双外生”可参加公考
市委组织部昨天公开了《关于选拔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优化基层一线干部队伍结构,本市从今年开始将选拔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进行跟踪培养,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选拔范围不仅面向列入国家统招计划(不含“定向、委培”)的普通高校北京生源、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非京籍生源,而且还首次提出京外“985”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届优秀毕业生可参加。据了解,京外“985”高校包括南开、复旦、浙大等30余所高校。这是本市首次面向外地院校、外地户籍的“双外生”开放基层公务员岗位。
对各高校推荐且经过考录和选聘进入本市乡镇、街道、国有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本市每年将从中择优选拔300名左右进行跟踪培养。每年的选拔将结合全市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组织实施。此举也意味着本市的公务员招录,户籍限制首度被打破。
在校必修课不能补考
记者注意到,在选拔毕业生时,除了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外,还要求其志愿到基层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此外,对于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也有限定:专业要符合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学习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必修课程无重修或补考,能如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者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本科生一般不超过24周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7周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身心健康,能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特别优秀或因特殊岗位要求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主管部门将结合本市年度公务员招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及时间安排,研究制定选拔计划。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保局结合年度选拔计划和专业、知识结构等,经过测试等程序,确定列入基层培养锻炼人员名单。
入选者实行动态管理
选拔到基层公务员岗位的,将可享受相应的职级待遇。其中,硕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后核定为副主任科员,博士研究生核定为主任科员。
对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本市将加强教育培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创造实践锻炼机会,促进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所在单位对其年度的考核结果,要上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保局。工作满两年后,主管部门将根据其考核情况和日常表现及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据悉,其中表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到市级和区县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相关上级部门工作。当市区级公务员岗位空缺时,可优先从工作满两年的列入基层培养锻炼人员名单的公务员中遴选,程序可适当简化。特别优秀的,按照相应条件和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记者 袁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