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中国美术馆免费开放 不文明观展行为扎眼
2011-03-17    北京日报

字体大小:

  参观者错把休息椅当床躺

  中国美术馆自3月2日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截至昨天已半个月。随着人流的增多,个别参观者不文明的观展行为成为一道特有的“风景”,这道“风景”显得特别扎眼。

  “请勿喧哗、追逐、打闹”,“展厅内禁止吸烟、吃东西、喝饮料”,“爱护展品和建筑设备”,“未经许可不得摄录、临摹展品”,中国美术馆观众入场券上写着“参观须知”。

  不仅如此,经过安检后,入口处立着一块半人高的牌子,上面的《参观须知》更完整,包括“参观时请与展品保持一定距离”、 “言行要文明”等内容,并有英文翻译。但记者注意到,鲜有参观者在门口驻足阅读完整版“参观须知”。

  9号展厅正在展出廖冰兄漫画展,昨天下午3时许,一位参观者竟然躺在休息座椅上打起了盹儿。工作人员走到他面前轻声道,“休息椅是为了让走累的参观者休息用的,不能用来睡觉。”这个人非常不好意思,立马起身,逃了出去。这位逃跑的曾先生说,他来自江西,以前从来未进过美术馆,不知道展厅里的椅子不能躺下,“我以为,这里的椅子和公园的一样。” 此前,在“帕米尔情缘”画展开幕式上,人流密集时,还发生了参观者为了能看见展品,将座椅踩在脚下的现象。

  一位大妈挎着菜篮子走进了展厅,她和旁边的老姐妹边走边大声招呼着:“一会儿回家,给老头子炖锅骨头汤,他就爱吃这一口。”再看不远处另一位女士,大声打着电话,和对方说得正热乎:“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呀,我可饿了啊!”

  还有几位家长结伴把孩子带到美术馆看展览,3个5岁左右的小家伙根本闲不住,咯咯大笑,你追我赶,展厅几乎成了他们的赛跑场地。家长们却没有丝毫制止的意思,依然笑容满面,分享着自家宝贝的教育经。可妈妈们也错失了一次礼仪教育的良机,也许就是几句话,能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前两天,在《复感·动观——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展厅,就在“不能触摸”标识的旁边,一位女性参观者试图越过安全线触碰一幅油画,被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了。该工作人员介绍,“触摸族”中,不听劝阻的情况也有发生。曾经有一位参观者上手摸一幅油画作品时,工作人员上前阻止,这位参观者故意以“强悍”示人,更加拼命地在画作上指指戳戳……当然,像这种情况只是极端行为。记者 路艳霞实习生 李烨池

  专家支招

  美术馆公共教育可分龄分众

  访台湾美术馆推广组组长王婉如

  中国美术馆免费开放后,观展出现的不文明行为,令许多业内人士担忧。台湾美术馆推广组组长王婉如来京参加海峡两岸美术馆公共教育座谈会,前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说:“这些现象都很正常,台湾美术馆10年前免费开放时也一样。”她认为,参观者踏入美术馆公共教育才刚刚开始,出现这些现象更意味着公共教育的缺失。

  台湾美术馆位于台中市,占地9630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美术馆。这家美术馆刚免费的时候,有不少参观者是穿着拖鞋来的,还有的在报告厅里睡上了。王婉如说:“我们在给相关指导教师的资料夹里,都有关于观展礼仪的提示。每次教师对参观者进行指导时,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观展礼仪。”在台湾美术馆,10年公共教育的积累,终于看出明显效果了,现在几乎见不到不文明观展现象。

  而在王婉如看来,观展礼仪仅仅是公共教育的起点,公共教育的形式和主题更需要美术馆费心琢磨。她说:“台湾美术馆坚持分龄和分众的教育模式。”即公共教育分不同年龄层次进行,并根据一般观众、家庭观众、学校观众、专业观众和非专业观众等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方式的服务。

  王婉如举例说,台湾美术馆对观众实行Wi-FiPhone(语音导览设备)服务,该设备外观如同手机一样,可涵盖全馆5个展览,可以免费在服务台借用。此外,台湾美术馆将儿童公共教育作为重点,但美术馆并不仅仅针对展览或作品本身开展教育项目。美术馆设有儿童游戏区,强调动手做、阅读、说故事、欣赏等教育形式。美术馆还为儿童设立有1万多本儿童绘本的图书室,会根据绘本故事演木偶戏、皮影戏等。正是因为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们从小懂得观展礼仪并越来越喜欢美术馆了。记者 路艳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观众累计百万人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