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来,再吃一口……”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因为怕孩子吃得不够而绞尽脑汁,但是,由于家长不恰当的喂养,不但让小胖墩越来越多,有的孩子甚至进了医院。我(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也显示,我省学生的总体肥胖率在上升。
11岁小姑娘随时可能得糖尿病
11岁的小菁前几天发现腿上不停地出现红斑,而且这种斑点越来越多,家长带她到南京儿童医院就诊,经过检查专家发现孩子得了过敏性紫癜,已经累及肾脏。
医生发现,11周岁的小姑娘身高165cm,体重达到了86公斤。据小菁的家长介绍,孩子是个早产儿。为了让孩子有个好身体,家长会喂养一些高能量的食物,而小菁也特别乐意接受父母的好意,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孩子的身体就开始飞长。“一般正常11岁的孩子体重应该在30千克左右,而小患者现在达到了86千克,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小儿体重180%。”小菁的主治医生赵非说,“小家伙腰围101cm,臀围108cm,体重指数到32,而正常指数在18-24之间,患儿属于肥胖。”随着报告的更新,医生发现小菁除了肾脏的各项指标不尽如人意,糖耐量也出现了异常,这个11岁的小姑娘随时有患上糖尿病的可能。
吃高脂食物2岁娃“酮症酸中毒”
2岁多的敏敏(化名)前不久和父母一起旅行回家后,妈妈发现敏敏竟瘦了4斤,开始妈妈以为她营养不良,给她吃了好多高脂高糖的食物。过了几天,敏敏在爬完两层楼梯后,开始呼吸急促,脸色非常差,精神不振。家人着急了,而敏敏的外婆察觉到敏敏的症状和糖尿病症状非常相似,测指尖血糖,竟高达28mmol/L(正常人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而妈妈发现:敏敏的尿也是甜的。
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医生诊断,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入住内分泌科后,进一步检查显示,敏敏患的是1型糖尿病。由于2岁半宝宝饮食、运动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定时定量,血糖波动极大,难以控制,容易发生酮症和低血糖。经过积极治疗,敏敏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家人终于松了口气。
江苏学生肥胖率持续上升
前不久,江苏省公布了2010年江苏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江苏省学生的总体肥胖率仍在持续上升,学生的肥胖率为5.6%,比2005年上升了0.5%,学生的超重率为12.5%,上升了1.6%。
对于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干预,南京市儿童医院儿保专家提醒,首先就是饮食行为的矫正,家长可以采用替代法逐渐矫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如果孩子说想吃巧克力,家长应该先说可以,但接着说要吃完苹果才能吃巧克力。这样一来,孩子不会因为被拒绝而大吵大闹,吃完苹果后也可能吃不下或者忘记了巧克力这回事。时间一长,口味就会逐渐改变过来。”此外,可以让孩子体验饥饿、不饿、过饱的感觉。“不要总是问‘你吃饱了吗’,‘饱’其实是锦上添花,与‘撑’没有太多区别,而‘饿’和‘不饿’却有明显界限。一般来说,‘不饿’的状态正好,说明吃得足够但又不会过量。” (南京晨报 通讯员 刘丹 庞芳 张缓 周宁人 记者 华琳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