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城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状况调查
2011-05-2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聚焦中小学生营养·上篇

  营养之惑 健康之祸

  ——城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状况调查

  终于放学了,男孩奇奇松了口气,他大口嚼着在街边小摊上买的薯片,吃完觉得渴,便买了瓶可乐。回到家,他吵着让奶奶带他去吃洋快餐,惦记着再吃两个儿童套餐就能凑齐一整套玩具了。

  “2011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吃不健康零食、在外就餐、喝含糖饮料等不健康饮食行为相当普遍,这些健康之“祸”引发的中小学生营养问题值得警惕。

  5月20日是第2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结构存在哪些不合理因素?为什么生活富裕了,孩子的健康问题却突出了?根源何在?如何干预?对这些隐藏于物质丰富、选择多元的当下社会的营养之“惑”,家长该如何应对?学校应如何作为?

  记者 张春铭 李小伟

  零食,影响健康的双刃剑

  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儿童经常吃零食。小学生常以冰激凌、膨化食品、巧克力等作为零食,中学生常吃冰激凌、糖果、酸奶等。不节制地吃零食,尤其是经常食用冷食、冷饮,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营养摄入不足。

  推荐专题2011高考大纲名师解读
  推荐阅读《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
  推荐专题各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报道
  推荐阅读聚焦贫困学生营养状况:顿顿黄豆蒸饭咋长身体

  上下学时间,校门口两侧的小卖部被穿校服的小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兴致盎然地在小店门口的摊位上挑选食品。有几家小店的纸箱里放满了麻辣肉干、煎炸面筋、腌制肉串等。这些零食包装简陋,有的摸起来还非常油腻,个别零食的袋口没有封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998年和2008年对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城市中小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儿童经常吃零食,女生吃零食的比例高于男生。从1998年到2008年,调查对象食用冷饮类、油炸类零食的比例显著上升。其中,食用冷饮类比例从59.5%上升到75.7%。小学生常以冰激凌、膨化食品、巧克力、薯条、薯片等作为零食,中学生常吃的零食是冰激凌、糖果、酸奶等。

  零食究竟能不能吃?怎样吃才健康?

  “不能简单地把吃零食看作是一种不健康行为。”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说,中小学生正处于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比成年人还多,适当、适时、适量地吃些零食,可以为他们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部分能量和营养素,可以补充正餐的营养不足。但是,儿童不节制地吃零食,会使消化系统没有一张一弛的节律,得不到应有的休息。肠胃长期超负荷运转,会造成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冷食、冷饮对身体伤害更大,虽然口味香甜,但会对孩子们的肠胃产生刺激。经常吃零食,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营养摄入不足。因而要引导中小学生学会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使他们既能享受吃零食的快感,又能获得所需要的营养。

  应该怎样选择零食呢?“零食应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学生营养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主任胡小琪研究员建议,应多选奶类、新鲜果蔬类、坚果类等天然食物,不宜食用太咸或腌制的食物。“比如,水果、含糖量低的糕点、花生、核桃、牛肉干、豆腐干都是适宜做零食的,而巧克力、口香糖、冰激凌、炸土豆片、烤羊肉串就不适宜做零食。”胡小琪说,“食用这些零食,也需要控制量,不能影响吃正餐的食欲。同时,要选择清洁、卫生的食品,不要选择附带玩具的小食品和过期、变质的食品做零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小学生:不愁吃穿为何仍营养不良?
· 聚焦贫困学生营养状况:顿顿黄豆蒸饭咋长身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