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是国际儿童节。我们邀请读者诸君换一种角度审视这个节日。就像把生日理解为“母难日”,是为欢喜增添感恩的内涵;把儿童节理解为“父母日”——尤其针对年轻父母,则意味着为孩子的成长快乐乃至一生幸福寻找根基。
对于儿童,父母、家庭意味着什么,该承担何种责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一直关注中国年轻一代家长可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70后”、“80后”家长。我们特刊发她的一篇长文,希望如文中所言: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
生养分离——反自然的行为必有代价
请允许我从一个真实而典型的例子说起。
我的一个侄儿,1982年出生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成家。他的孩子现在刚过了一周岁生日,马上要被奶奶带回老家去。原因是他们的房子不大,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心理压力比较大。另外,小孩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上长期没人照顾,也是个问题。作为“80后”的小俩口,已认识到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于现实,又不得不妥协一下。一家人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带回老家,每隔一个月来北京住一个月,这样交替着两头跑,虽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保证孩子有一半的时间能天天见到父母亲。总的来看,这应该说是个比较“两全齐美”的办法。
推荐专题: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人生旅程,从童年起步!
推荐阅读:胡锦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推荐阅读:温家宝与小学生上体育课 示范上篮连投进6个球
推荐阅读:别到"六一"才想起孩子们 尊重比"六一"更重要
推荐阅读:温家宝复信石家庄小学生:谨祝你们快乐、进步
推荐阅读:六一关注:避免花季悲剧我们的司法能做些什么
推荐阅读:六一节里的自闭症儿童节:他们更需要心灵关怀
近几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发现目前家长们面临的困惑或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何解决和孩子的分离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后”比“70后”的感受更强烈。我想,这个困惑的出现其实是个好现象,它意味着更年轻一代父母们越来越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不再简单地把“生”与“养” 分开来。这可能缘于家长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从做家长的素质及水平上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前几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地“用工荒”的问题,往年是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工作,现在是城市企业招不到工人。媒体分析了几条原因,其中一条是,“80后”一代陆续成为父母,他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大面积出现的问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已比较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外出多赚一点钱,但因此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是件不合算的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梆梆的钢丝做成,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妈妈”更亲近。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它们的孩子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有的残忍地虐待小猕猴,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与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有关。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然的进化是有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五十岁左右?这样的状态,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妈妈有足够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成人。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是无数人总结出的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
父亲抚养都不能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早早地送孩子进“全托”幼儿园,一周才见孩子一面。而在很多农村地区近年来又搞“并校”运动,合并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使得大量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过上寄宿制生活。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些后续教育问题。
早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情感发育的损伤。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弥补早期精神发育所缺失的东西,反自然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代价。
“70后”这一代父母,很多已开始品尝由自己制造的“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所带来的“恶果”。有他们作为前车之鉴,更年轻一代父母们已有意识地避免和孩子分离,把和孩子相处当作“早教”的一部分。在养育孩子和自己的事业形成冲突时,不少家长做出了痛苦而理性的选择。比如,有的妈妈为了陪伴幼小的孩子成长,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工作的机会;有的妈妈为了延长哺乳期,宁可放弃高收入的职位。这是家庭教育出现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但有了这样积极的意识不等于有了条件。现在确实还有好多年轻家长为没有条件和孩子相处而苦恼。比如职场中的女性往往承担了不亚于男性的工作,母亲这个角色又要求她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这是年轻家长面对的第一个困境,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