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问眼下青岛初三学生最热衷什么运动,答案必是排球无疑。从去年开始,青岛市的中考体育选测项目改为考前两个月“摇号”产生,而今年“中签”的球类项目正是排球。眼看4月底的“终极挑战”迫在眉睫,考生们使出浑身解数,各类提供排球集训的冲刺班也备受追捧。
“摇号”的创意,被教育部门视为撬动体育教学的杠杆。以往多年,学生们的体育记忆,总被锁在“中考老三项”的藩篱。而“摇号”的随机性,迫使学校不得不改变“体育课成见”,纳入更多备选项目。
可惜,以防“应试体育”的“摇号”改革,却依然难逃积重难返的“应试心态”。从去年的突击足球运球,到今年的恶补排球垫球,不少家长和学生将所谓辅导班当成救命稻草,只求“临时抱佛脚”谋个好成绩。如此心态,让“摇号”尝试,变成“剃头挑子一头热”。
教育改革难敌应试惯性,绝非“中考体育摇号”一家。曾被寄予厚望的高校自主招生,行进10年后陷入另一个“应试怪圈”:高中在推荐学生时常以分数为标准;某些高校试题“几乎降到高考水准”;很多学生依赖考前特训班寻求笔试出题规律;某高校自主招生面试官批评考生面试“被培训化”……本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自主招生,却不断向“打分排名”的老路靠拢。
的确,只要高考指挥棒、分数命根子还在生效,教改就如“孙悟空逃不出如来掌心”一样,很容易被拉回“分数决定命运”的老路。毕竟,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当下,考试被视为择优选才、向上流动的相对公平路径,升学率依旧是衡量学校优劣、教师业绩的标尺。相比于政策制定者理想化的改革初衷,至少在学校和家长眼里,没有什么比“分数”更实在,动用“应试手段”似乎成了无奈的现实选择。
中国教育若不改革,定无出路——这已是全社会共识。尤其当教改涉入“深水区”,如何卸下应试枷锁,回归教育的本源活力,攸关改革的方向与成败。面对沉疴,单靠某一教改措施的单兵突进显然不够,亟待从教育体制到社会观念的全面变革。打破现有行政体制的僵化管理,扭转单一评价体系的失衡导向,解除中高考对教育的长期绑架,是主管部门顶层设计的应有之义。
而身负育人之责的老师和家长,则应当把眼光放远,不过分纠结一时的分数多寡,陷入“高分低能”的培养陷阱。须知,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在于起跑多快,而在于跑得多远,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富足,方是一个人生命充盈的基石。(郑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