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有哪些新的亮点
2014-02-06  新华网  

字体大小: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今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决定》确定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相应地,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新的改革亮点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面对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的现实需求,《决定》坚持管办评分离的方向,要求政府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在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要求的前提下,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关键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让每所学校都能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核心是加强章程建设。2015年前全国所有学校都须制定或修订好章程,办学自主权须由规范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所决定,校内外的民主监督制度都要加快建立健全,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二,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的内涵,就是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根据《决定》的改革新举措,一是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建立国家、省、市(州、盟)、县四级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及日常办事机构,将政府业务部门监督评价职能调整到督导部门,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新机制。二是要注意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估监测中的作用,进一步调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积极性,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监测教育质量,适时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程序之中,作为完善评估监测制度体系的重要运作方式。

  第三,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为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国家法律和政策已将民办教育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决定》提出极具创新性的办学体制改革要点,尤其是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等项举措,将在政策上形成很大突破。目的在于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因此,要继续鼓励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并巩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解码教育体制改革:丈量教育,标尺如何定
· 教育体制改革解读:后4%时代教育投入的新内涵
· 教育体制改革30年:“坚冰”仍待打破
· 专家:教育体制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 教育体制改革组长:高考改革方案预计年底出台
· 中教论坛:在体制改革中寻求出路
· 全国425项教改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已全部启动
· 江西启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探索设高校董事会
· 耶鲁终身教授:教改千万别把老祖宗的东西丢了
· 教改步入"深水区" 探营各地如何纠正"教育失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