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时,全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开幕。开幕仪式加上演出不到1小时,但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满是赞叹。
没有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上常见的奢华绚丽舞美道具,也没有“大牌”明星撑台演出,98%的演出者都是第一次上舞台,却从头至尾抓住观众。演出充满体育活力、青春风采和上海特色,既精彩,又节俭——“原来,运动会可以这么办!”来自湖北襄阳的体育老师江华这样感叹。
演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唱主角
“每个节目大家都在用心演,大家都是最棒的,开幕式很精彩,结束后有种不舍的感觉,虽然从简,但是很用心。”本届学生运动会第一次在东方卫视等几家电视台及网站同步直播。开幕式后一片“惊艳”声中,一位网友这样说。
据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介绍,为了践行节俭办赛会的思路,凸显育人为本的理念,开幕式从征集创意开始,主办方就坚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不搭建大型舞台,在体育场的大地板上表演;不花费重金请“大牌”,让学生唱主角,只有刘翔、王励勤、孙雯、徐莉佳、张兆旭、李国君等热心公益事业的体育明星友情参演,连整台演出的主创团队和项目指导,也都是教育工作者们。
对于多数中学校长来说,全国学运会另一个值得赞叹的“节俭”之处是:5000名学生的排练,没占用一节课时间、没耽误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将对学校、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开幕式的总导演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营养师王美意担任,此前,她的导演经验主要是本地的教师节晚会。前期每个节目都在各个学校,利用中午、放学后排练,为了减少对学生的影响,王导自己一所所学校跑,“布置作业、批改,再检查”,虽然辛苦,她昂扬的精神和认真态度,却赢得了学生、老师们的真心敬佩与感动。
把体育课堂搬上舞台,呈现课改成果
开幕式主体表演,学生只是在呈现真实体育课堂的基础上,增加了队形、节奏等方面的排练。他们对于三大球和花样跳绳、轮滑、轮胎跳马、健美操等项目基本动作、技巧的熟悉掌握程度,是很多专业演员、专业团队所无法做到的。而这,正是上海近一年来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最生动的成果展示。
在现场,来自上海进才中学的排球小将,来自上海崇明县正大中学、民本中学、北堡小学、江镇中学的足球新蕾,来自上海体育学院、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实验学校、高境镇第三中学、罗南中学等学校的花样跳绳,以及来自延安中学、曹杨二中等多所高中的健美操队员们,将一个个有趣的体育项目演绎得活力四射。
2012年11月,上海17所高中开始试点“体育专项化”改革:打破班级编制,让学生按各自兴趣选择项目走班上课;将每天1节体育课整合为每次2节连上的大课,让学生有充裕时间系统学习和训练所选项目;学生按水平不同,小班化分层学习;课后以兴趣小组、俱乐部等形式组织比赛展示成果。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学生喜欢“变脸”后的体育课。以运动项目串联,体育课、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等构成了完整的“大体育”格局。同时,高中课改也由此倒逼出其他学段的体育教学改革。一些区县中小学推广“一校一品”,努力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爱上体育课。
“90后”“00后”,当好东道主
开幕式上,有一群特殊的演员,他们的“舞台”在看台上:开幕式全程都要整齐划一地做出各种动作,甩红绸、欢呼、做人浪、翻灯板、喊口号……一个个动作虽简单,做好却要经过大量单调而艰苦的训练。这些“演员”是来自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财经大学附属中学等6所学校的学生。
“90后”“00后”注重个性,整场扮“背景墙”,场上表演看不成,自己表演方阵的效果也看不到;放假了,原来计划好的旅游计划都得放弃,在30多摄氏度高温酷暑下吃苦受累,他们愿意吗?
东辉职校有500多名学生参加开幕式。学校早早发出《告家长书》,说明学运会的重要性,激励学生“当好东道主”的意识,校长陆晔、书记陆旭东和很多老师都主动到训练场陪伴学生训练。
“有人开始报名只是想看到刘翔等体育明星。但排练到最后,同学们都意识到这是种责任,都自觉地完成各项任务。”让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的政教主任刘畅惊喜的是,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变化:彩排那天,先后有6个学生主动找到她,想通过她来向总导演王美意搞清楚自己任务的每一个细节。
学生运动会上,引人注目的,还有一群延续上海世博会传统、被称为“小青菜”的志愿者们。“我们要负责多项工作:观众引导、升旗、观众台挥旗、推钢琴、搬防护垫等等,整个开幕式都在满场飞奔。”上海体育学院的志愿者领队张耀告诉记者,志愿者们当天都是在赶回家后才从电视上看到重播的开幕式最后几分钟:“虽然在转播镜头中找不到我们的身影,但还是觉得很欣慰和自豪——我们这支队伍,可是100人能干400人的活!”(记者 姜泓冰 范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