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调查显示,愿意多付资金购买节能产品的人有80%,但是付诸行动的有多少?节约每一滴水、一度电,听起来很简单,但仅看看大学食堂每天的浪费情况,大家真能做到吗?”在11月24日举行的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郑保卫教授说,我们身边的每个行为都和气候变化、节约能源有关,全体公众,特别是青年的行动,对于气候变化很重要。
提起气候变化,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远,但真是这样吗?今年3月,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访问清华大学,她的演讲题目是《大学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为什么这位哈佛校长选择和清华大学师生交流这个话题?因为气候变化太重要了,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气候变化人人有责。”郑保卫说。
担当:大学教授国际舞台表达中国学者立场
郑保卫是国内第一个启动气候传播项目的学者,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领域关注气候变化,源于2009年底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代表团、媒体和NGO组织,其行动是积极的,工作是努力的,实事求是地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会议后期,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人物和媒体却将会议未能取得积极成果的责任推到了中国头上。
这一结果引起了郑保卫的思考,到底如何评价我国政府、媒体和NGO组织在这次会议上的表现?到底怎样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到底应当从哪些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提升政府的谈判技巧以及政府、媒体和NGO应对国际谈判,处理气候传播领域各种问题的能力?2010年,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国际发展及人道救援机构乐施会发起成立,一直致力于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传播战略研究。
郑保卫说,自从自己开始研究气候传播,就会利用一切机会传播气候变化的理念。“我们期待通过工作重点向公众与民间的转向,使得气候传播研究能够更好地显示出其行动价值与实践意义,为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更加深入、更加有成效而继续努力。”郑保卫说。
近年来郑保卫主持的中国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项目,从跟踪研究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先后在墨西哥的坎昆、南非的德班、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卡塔尔的多哈举办国际边会,就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策略问题展开研讨,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气候传播专著《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中英文对照),在国际舞台上表达了中国学者在此领域的立场和观点,受到了国际和国内该领域专家的认同和肯定,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责任:高三学生11省份调查气候变化及环保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翟子豪是一个主动关注气候变化的人。他对气候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萌发了进行中国中小学生气候变化及环境意识调查的想法。在老师的指导下,翟子豪从去年5月开始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收集、统计、分析,今年8月完成研究报告初稿,历时1年多完成了《中国中小学生气候变化及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调查涉及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共计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问卷共计在12个市、县、区发放,涉及城市、城镇、农村的36所中小学,涵盖4—11年级中小学生,涉及10—18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共发放问卷4000份,收回3841份。
通过对中国中小学生气候变化及环保意识的调查样本分析,报告认为:第一,中国青少年气候环保意识有待增强,气候环保教育需要加强。学生对有关气候相关专业词语的了解程度多在50%以下,对相关专业词语的熟悉程度仅在10%左右。第二,城市中小学生对专业词语的熟悉程度要好于农村学校的学生。超过10%的城市学生对专业词语的熟悉度为非常熟悉,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超过55%的城镇和农村学生对这些专业词语的熟悉程度为不熟悉。第三,东部省份中小学生对气候专业词语的熟悉程度明显好于中西部省份学生。第四,不同类型、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对气候变化的担忧程度差距不大。接近60%的学生都认为气候变化非常重要。第五,女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程度低于男生。第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频率差距不大。第七,超过80%的学生愿意通过“节约水电能等日常行为”来应对气候变化。第八,整体上80%以上的学生认为个人行为对气候变化有较大的、一定的、积极的影响。调查显示,11.51%的学生认为个人行为对气候变化有较大的积极影响,50.93%的学生认为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18.29%的学生认为会产生积极影响,只有19.27%的学生认为没有多大影响。
“建议切实加强青少年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把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气候和环境保护保障实施机制,加强气候变化和环境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大力发展校外合作,加大科普实践活动力度,青少年应勇于担当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翟子豪说,“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会自觉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促进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尽心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期待:让气候传播成“气候”
在24日的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与中欧社会论坛发布了研究成果:《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气候传播心理学指南》(中译本)及《中国中小学生气候变化及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是“2014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果集,收录了知名嘉宾在“2014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权威发言、系列专访、民间活动、环保人物等。《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反映我国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五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和所取得的成绩,也可以预示我国气候传播理论研究未来的行动走向和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收录了关于气候传播战略与策略研究、气候传播主体及效果研究、气候传播公众研究、气候传播文本研究四部分内容。《气候传播心理学指南》中译本定位在“为科学家、记者、教育者、政治家和感兴趣的公众准备的指南”。指南内容新颖、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具有前沿性、启迪性、易读性与可操作性。希望中国的气候变化传播者能找到合适的传播策略,更有效开展气候传播工作。
“在气候传播中,中国媒体和NGO仍存在公信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采取更多努力,增强社会与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的青少年、中小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低碳意识。社会还需要做工作,推动更多青少年、中小学生认识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郑保卫期待地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要在青少年、中小学生群体中形成环境保护的风气,让大家都来关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让那些有相反行动的人有压力。让关注气候变化、研究气候传播在中国形成‘气候’。”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应当努力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树立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培养自身的环保责任感,提升行动能力,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翟子豪也说出了自己的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2014级博士生王亚莘建议,可以用新媒体手段,向公众传播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用灵活多样、青少年乐于接受的现代化手段,向青少年普及环保知识,并给中小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实用的环保建议。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了解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素养。
“气候变化涉及每个人、每个国家,我们的落脚点是绿色和转型。我们期待关注气候变化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