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时02分,四川芦山。
刹那间,地动山摇,7.0级的强烈地震再次袭击四川。与5年前一样,山河破裂,房屋倒塌;与5年前一样,痛失亲人,生命陨落。
从汶川“5?12”特大地震到芦山“4?20”强烈地震,刚刚从灾难中复苏的美丽四川,又一次面临着巨大考验。
从芦山回望汶川,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又一次定格为中华民族永恒的震撼和感动。
多难兴邦。在一次又一次抢险救援、灾后重建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在一次又一次遭遇灾难、战胜灾害的历程中,教育系统砥砺前行!
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
地震发生后,一条条灾情信息,迅速向中南海汇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得知消息后,当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伤亡。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一场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
地震发生5小时后——20日下午1时许,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飞赴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心系灾区,情牵群众。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工作要求。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人民群众生命安危,总书记始终放在心头。
22日,震后第三天,距离72小时黄金救援期结束越来越近。夜里10时05分,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打电话给四川省委书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要求继续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
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现场,李克强提出,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首先要把埋在废墟里的群众抢救出来。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
23日,震后第四天,抗震救灾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下午3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
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王东明和省长魏宏第一时间率消防、安监、卫生和省军区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
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及时、有序、高效,用完善的方案和强烈的责任心,最大限度减少灾害的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后,教育部高度关注震区学校师生安全,袁贵仁部长立即与四川省教育厅负责同志通电话,了解灾区学校受灾情况并表示慰问。他要求四川省教育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导灾区教育部门迅速开展抗震救灾,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教育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密切跟踪了解灾区学校受灾情况。
当天中午,教育部迅速召开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抗震救灾工作,对做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进行部署。会议决定,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级响应,成立专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并当机立断,指导位于震区的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停止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考试,要求参加网络学院统一考试的雅安、成都等地考生及时停考疏散,今后择机组织考试。
4月21日,袁贵仁部长主持召开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袁贵仁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总体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结合教育实际,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会后,教育部紧急协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向灾区提供紧急救助资金500万元,立即拨付灾区,用于学校救灾和复课急需;立即派出工作组赴灾区一线,实地了解灾情,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和学校复课准备工作,并着手对校舍安全排查、师生安置、复学复课、学生心理辅导、异地上学、灾后重建等工作进行研究,及早制定有关指导性意见。教育部还在第一时间要求全国高校特别是在川高校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医疗救治、心理辅导和志愿服务等工作。
4月25日,在抗震救灾工作取得初步进展后,教育部召开党组会,袁贵仁部长强调,继续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抓紧恢复灾区学校正常运转、有序推进复学复课上。会议提出,积极做好灾区师生安抚帮扶工作,支持灾区开展师生心理援助工作,指导四川省市县教育部门对校舍损坏情况逐一进行安全排查鉴定,要与学生逐一进行安全确认现状,有序安排回校学习。
5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四川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伤痛中,四川教育人从废墟上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在实践中学到了应对灾难、抗震救灾、复学复课、恢复重建、防灾减灾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