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以及教学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是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第14次全国学术讨论会”的主要议题。
来自浙江、陕西、山东、福建、贵州、北京等省市的14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有相当一部分同志递交了论文。这些论文涉及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以人为本”、情境课程的开发、小学考试与评价改革、创新性学习、课程改革中应如何转变观念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熊川武教授关于“理解教育”的演讲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
代表们认为,课程设置是体现国家意志,要考虑国家当前利益和长远的需要,不能只考虑知识系统。课程是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从学校的层面看,是指导、组织、制约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目前,农村一方面非常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也需要先进的思想文化,建设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性课程。
还有的代表提出要在课程改革中处理好7个关系:1.学科教育与综合教育的关系。对过去重知识传授的做法不能完全加以否定,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的综合化和学科的综合化,学科的综合化和人才培养的综合化是世界范围的共同趋势。2.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现在有一种“科技万能”的倾向,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背离了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力量。所以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就越要提倡人文关怀。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应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研究不同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4.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育要继承以往的文明,传授前人创造的知识和文明,离开了这一条,就没有了教育。现在所要强调的是以创新的态度继承发扬传统的东西。5.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人才培养中,中国的优势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这就是同一性。在这个基本要求前提下的多样性,包括地区、学校、个人的多样性,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承认个体的差异。6.教师与学生的关系。21世纪的教育将变为“学习”,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学习者必然是主体,教师起组织、指导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7.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要向社会延伸,学校在充分利用所在社区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社会体验和经历的同时,也承担着影响、推动、指导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