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生源不足陷入招生困境 京11所中职校今年停招
2010-04-22    北京日报

字体大小:

  一年一度的中职校招生咨询拉开序幕。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伴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今年,本市中职校也将缩减招生规模,去年招生的139所中职校中将有11所不再招生。

  生源不足陷入招生困境

  来自北京考试院的数字显示:今年,本市初中毕业生预计为8.8万人,比去年减少万余人,而中职校招生规模只有2.9万人左右。这种形势令本已陷入招生困境的中职校雪上加霜。

  “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前每年能招到200多名学生,今年能招到一半就不错。”北京外事学校招办主任任京生说。

  2008年8月举行的北京奥运会,来自北京外事学校的152名学生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出色的礼仪服务被各方赞誉为“奥运礼仪之花”。去年毕业时,这些“奥运礼仪之花”提前被各大酒店、公司“抢”空。然而,两年过去,北京外事学校已将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6个班缩减至现在的3个班,烹饪专业的班级总数虽然没有减少,每班30人的编制也已缩减到20人,学生少了近三分之一。

  北京实美学校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学校招办主任张滨告诉记者,美术绘画、美容美发、电子与信息技术三项主打专业的新生人数逐年减少。从“过去学生求学校接收”到“如今学校求学生上学”,大部分中职校都很无奈,只能悄悄地减少招生计划,一些职高和技校还面临着被撤并的命运。

  合作办学开辟新生源渠道

  初中毕业生总数连年减少,普高入学比例逐年提高,高校连年扩招……不论这两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多高,家长们似乎更愿意孩子将来走上大学之路。这种现状迫使中职校不得不寻求新的生源渠道。

  北京现代职业学校分别与甘肃武山及天水地区、陇南地区、庆阳地区和陕西省宝鸡地区、河北等地的中专与职业学校以及湖南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教委所属的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设了物流管理、饭店管理等专业。这些地区的学校在当地招收学生,学生在本地学习1至2年文化课,再到北京现代职业学校接受专业课和职业技能培养。毕业后,由北京现代职业学校负责推荐工作。该校还先后与中信实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培养”。

  像北京现代职业学校一样,今年,很多中职校都在招生简章的醒目位置打出了“合作办学”的招牌。北京商贸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与企业签订协议后,企业会优先录取他们学校的毕业生,从而可以保证学生就业。目前,该校已与中央电视塔、北京二商集团、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10余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28所学校新设56个专业

  中职校招不上学生,是否应该自生自灭?教育专家认为,现阶段生源的减少是客观因素,从长远来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职校需要不断调整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

  今年,本市28所中职校将开设56个新专业,其中,北京商贸学校新开设了证券和游戏制作专业,北京国际艺术学校新开设了“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北京金隅科技学校新开设了“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专业,北京市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开设了“民间传统工艺”专业等。这些专业将从今年起正式招生。

  对此,从事多年职教工作的北京现代职业学校校长张长谦表示:“设置专业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否则就容易被淘汰。”据了解,该校设置的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每年都要向中国疾控中心、中国药物研究所等医学单位的动物实验室输送毕业生,已形成良性循环,“根本不存在招不上学生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透视农业大学农村生源缩水 社会板结如何避免
· 山东专科招生何以出现4万多生源缺口?
· 四川两学校为争生源大打出手 一家长遭误伤
· 生源减少致高职院校招录难 高质量就业或可破题
· 京2010年高考生源减少20% 教育面临被动变革
· 清华北大录取率“明降暗升” 生源质量提高
· 广西凤山去年“零一本”:教师呆不住 生源被抽走
· 教育观察:生源减少民办院校没出路了吗?
· 普通高中被冷落 在“名校崇拜”中舔伤耕耘
· 京大学生村官今年招3000 政策与去年基本相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