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浙江省教育厅长: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需集体"裁军"
2011-02-14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想想孩子的喜怒哀乐,多想想孩子的承受能力,多想想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孩子出发,下决心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减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现阶段首先要解决教育系统内部一些突出的管理问题,一是严格开设课程,二是严格控制作业量,三是严格控制补课,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五是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

  当前,在应试教育尚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谁都在担心,自己“减负”了,别人会不会“减负”,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一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二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三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五是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六是家校联动制度。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孩子读书学习不快乐,是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反映,由来已久。学习当然会有压力,适当的负担对学习也是必需的,但现实是这种负担和压力太大了,而且越是在城市,越是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表现得越突出,社会反映也越强烈。

  有不少学生及家长给我们写信,反映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有的甚至算得上是“血泪控诉”;一些学生或家长把课程表寄给我们,反映学生学习时间超过10小时、12小时;媒体也经常报道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对教育系统提出严厉批评;领导层也不满意,认为现在的教育死记硬背、机械性训练太多,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教师们也在抱怨,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而我们教育系统和学校也不满意。

  全社会都在批评,但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不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此发了很多文件、作过很多次部署,不能说这些文件和部署没有一点作用,但总是好景不长。一些学校、一些地方也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但问题仍在继续,在有些地方、学校甚至愈演愈烈。

  深入分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深知,开展这项工作很难,非上下统一思想不行,非下大决心不行,非采取坚决措施不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统一思想,不仅要统一教育系统的思想,还要统一全社会的思想。

  当前,我们的人才观存在偏差,“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人才观仍在影响着社会,每到高考,“状元热”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用人制度有偏差,招工用人过于看重学历文凭,甚至演绎到看重学生毕业学校;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偏差,人们评价教育、学校、学生,往往看重的就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这些偏差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到每一个人,其中又以教育系统为甚,其表现就是激烈的应试教育,许许多多的教育行为都变成了应试行为,而过重的课业负担则是激烈应试教育的衍生物。

  作这样的分析,不是推卸教育部门及学校的责任,只是想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毫无疑问,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社会上关于教育的种种偏差,也都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直接关系。

  问题的严重性是,迄今为止,我们不少地方和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课业负担过重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反而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将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一些地方和学校才乐此不疲地变着法子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互相竞争地增加学生负担,增加了作业、增加了考试还不够,还要搞各种形式的快慢班。这样搞下去,我们的孩子怎么受得了?孩子没有了休息时间,没有了学习选择权,没有了快乐,结果是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和愿望受到严重影响,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受伤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的教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在不少学校和地方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受伤害的还有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党的教育方针无法得到深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无法得到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主题地位无法得到深入落实,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无法得到深入落实。

  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要先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想想孩子的喜怒哀乐,多想想孩子的承受能力,多想想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孩子出发,进一步深化对课业负担过重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地坚决地与一切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作斗争,下决心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尽管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每所学校力量都十分有限,尽管单凭教育系统的力量也不足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潜下心来教书育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浙江教育厅:高校将可自主评聘教授副教授
· 浙江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教育要发展 根本靠改革
· 浙江"洋学生"过万 留学生成中华文化传播桥梁
· 浙江教育厅长痛批:应试教育“绑架”了学生
· 补课现象校内外遍地开花 “课业负担”成无解题
· 陕西规定小学生家庭作业量超过1个小时可拒写
· 2011年北京将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 安徽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 不背书包,能否“减负” 政策频出成效如何?
· 专家谈如何走出学生减负困局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