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数千年来在中国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所谓“战国”,这是一个诸侯国林立,相互之间混战不断的时代。其中秦国和楚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它的十多个小国都依附于这两个大国。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并担任政府的高级职位。他学识丰富,擅长外交,早年深受楚国王的宠信。在那个时代,各国国君和权贵都争相招揽有才学的人为自己效劳,所以礼贤下士蔚然成风。当时许多有名的学问家都在不同国家间游说,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但屈原不同,他执着地眷恋祖国,希望凭自己的才华辅助楚王,使楚国政治开明,国力强盛。抱着这样的理想,屈原至死也不愿意离开祖国一步。遗憾的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同时遭到别人的诬陷,屈原被楚王疏远了,这之后,楚国的大国地位和强势国力也渐渐衰弱了。公元前278年,秦国军队攻破楚国国都郢都。国破家亡,屈原悲愤难忍,投江自尽。
屈原为后世留下的遗产是不朽的。作为第一位独立创作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在诗中,作者大量援引历史典故,希望楚国王能像传说中的圣明君主尧、舜、禹那样,对内任用贤能,公正无私,实行德政;对外积极联合别国抗秦。《离骚》突破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除了代表作《离骚》,屈原的《天问》是一篇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疑问句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此外,《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呈现了许多奇思怪想,他把花草树木都赋予人格,又创造出许多仙女形象,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操。因此,阅读屈原的作品,不仅能体味到语言的华美,比喻的奇特,而且能更多体味到诗人寄托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恋乡之情,正是基于这样,千百年来,屈原一直是中国人最爱戴的古典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