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对于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牛津《技术史》中文版的出版表明,如果缺少了对技术的人文研究,缺少了对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我们就无法真正把握技术,无法全面透彻地认清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如今,在像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五花八门的新兴技术扑面而来的时候,如果不将目光投向技术发展的历史中,我们是否能够从中看到技术背后的深层寓意呢?
在人类社会的各种发展中,就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有两种东西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其一,是科学,其二,就是技术。在这两者之间,或者说,在人们对于这两者之关系和差别的认识上,存在着充满争议的微妙之处。例如,在我们国内,各种媒体上,甚至于在人们的日常口头语言中,充斥着“科技”一词。虽然在细致的分析中,这个词可以理解为科学(与)技术,但在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人往往还是在更加粗略的理解中,将这个词中的两者(即科学与技术)混同为一个东西。在这样的混淆中,带来了许多认识上的误解。例如,当我们一概而论地说要发展“科技”时,就往往并未分清所要发展的重点究竟是科学,还是技术。
其实在最粗略的区分中,大致可以把科学归类为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而将技术归类为对于自然界的变革。当然,在更加深入的研究中,像这样的分类也还是大有争议之处,例如,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将传统中限定的科学与技术的范围都合理地有所扩大。不过,如果不是在那种深究细问的学术探索中,而是最一般地谈论科学和技术,像上述这样的简单区分也大致够用了。当然,在这种分类中,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例如,有人认为两者是独立的,分别属于“学者”和“工匠”的不同传统;有人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有人认为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离,如此等等。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两者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然是有所不同,是处在变动之中的。不过,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先不多谈。在此,笔者想要强调的,却是两者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围绕着这两者的发展而在人类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方面展现出来的各种差别。根据以上对科学和技术的分类,再加上近乎于常识性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科学非常非常重要,但就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最直接地产生的影响来说,技术的意义却远在科学之上。如果说没有科学,对于大众来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上的重要欠缺的话,那么,如果没有技术,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面临无法生存的境地。
由此说来,技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也许正是因为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尤其是当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经常在谈论“科技”的重要性时,其实是在讲“技术”的重要性。同样地,虽然自16-17世纪的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以来,人类已经在科学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但与之相比,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以来,人类在技术上的进步也许要更加巨大。(因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从原始社会一直讲到20世纪中叶的技术发展的七卷本《技术史》中,20世纪的前50年就要单独占据两卷的篇幅)。
不过,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即相应于技术在当今社会的蓬勃发展,在国内,我们对于技术的人文研究,也即对于技术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却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与技术自身的迅猛发展远不相称的情形。这种不相称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与国内科学史的研究与普及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科学史的发展也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但毕竟人们对于科学史的关注,要远远超过技术史。笔者撰写此文时,在“百度”上搜索,在“科学史”项下有196000条,而在“技术史”项下,却只有52300条。在书店里,我们可以看到品种繁多的各类科学史著作,而技术史著作却是凤毛鳞角。这反映出人们对于科学及其历史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对技术及其历史的热情。其二,在国际背景中,技术史从一开始就成为与科学史有所不同的、带有某种独立性的学科。虽然以往也有不少技术史著作问世,但在近些年来,对于技术问题的研究却一直处于不断加强的趋势之中,甚至许多专门研究科学史的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在科学的发展中技术的发展、技术仪器等手段所起的重要作用,许多人类学的研究也对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注,但我们的学界却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漠视这些新成果。其三,在学校的教育中,虽然科学史教育的发展仍不理想,但技术史的教育却几近空白。其四,在当下一些对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影响,特别是科学和技术的负面效应的讨论中,明显地体现出许多讨论者对于科学史的不熟悉,而从技术史的特殊视角来进行讨论的,更要少见。其五,由于技术史相关文献的缺少,一些本来就成果不多而且力量薄弱的像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技术人类学等的技术问题的人文研究,由于缺乏必要合适的基础,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如此等等,像这样的差异和问题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人们经常说,对于历史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有助于人们通过过去的经历而了解现在,了解现在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更合适的规划与展望。如今,举目四望,我们无处不见技术对于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深刻影响,但缺少了对技术的人文研究,缺少了对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就会使我们无法真正把握技术,无法全面透彻地认清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当年,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写第一次产业革命:“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也都有。”如果不是将目光投向技术发展的历史中,我们能够看懂狄更斯在说什么吗?如今,在像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五花八门的新兴技术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从技术的发展史中,更深刻地看到技术背后的深层寓意呢?
因而,技术史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我们过去对于技术史的忽视是不对的。我们需要发展对技术史的研究,这既是为了我们的现在,也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作为一个在国际上已经存在了多年,已经有了诸多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学科,要想在我们国家有适当的发展,特别是在像我国这样在研究储备上极度缺乏,缺少坚实的专业基础的情形下来发展技术史的研究,普及技术史的内容,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学习他人已有的成果。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有补课的意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组织力量引进、翻译、出版的多卷本牛津版权威巨著《技术史》,其重要性才更为突出。
牛津大学出版社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历时30年才最终出齐的七卷本《技术史》,对技术史的回溯从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延伸到20世纪中叶,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世界上技术史方面资料最为全面、详尽的权威性著作。在包括科学史、医学史、数学史在内的相关领域中,像这种规模的巨著虽然不能说没有,但却也为数极少,而在技术史领域中,则更是独一无二的。此书的几位主编,都是国际技术史领域中的顶级专家,七卷中近800万字的具体内容,也是由对相关主题有着深入研究的技术史家来分别撰写。此书可以说是科学技术史领域中不多见的巨大工程。这样巨大规模的研究出版项目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我们与国外在技术史领域的明显差距。如果从起点上看,我们在半个世纪之后开始翻译这部巨著,在绝对时间上我们似乎落后了50年左右的时间(要是考虑到翻译和原创的不同则差距时间还要更长),但如果从此书原版最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出齐来比较,我们落后的时间也许会稍短些。但无论如何,毕竟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这样的追赶,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不说原创性的研究,在国内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大批专家将此书翻译出来,也绝非易事,至于出版者能够有决心组织翻译和出版这样一部巨著,更是具有相当魄力之举。不过,我们更应看到,此书的出版,将为我国未来的技术史研究和教育普及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奠定,以及技术史学科的健康发展,又会为像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等更靠近影响社会上实际的技术决策的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理想的研究基础平台,因此,这样一套有价值的书的出版,其后果和影响应当是极其深远的。
鉴于我们长期以来对技术史关注的不够,在技术史领域中投入的力量不够,导致了相应的学术成果的欠缺,因而,七卷本《技术史》的翻译出版正好填补了我们在技术史的基础积累上的重大空白,将成为我国技术史发展研究的一个转折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国际上技术史及其相关研究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尽管在《技术史》之后还没有这样规模的巨著问世,但其他一些更新的、更代表着前沿意识的研究成果也还是在不断地问世。因此,我们的技术史研究还要瞄向那些更新的学术进展。七卷本《技术史》毕竟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的,因而在一些观念上,也许并不代表着最新的前沿,对此,我们当然应该有所意识。但另一方面,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那些更新的技术和技术史研究,也正是在有了像这部《技术史》等成果的坚实基础之上才能够发展起来。而这部《技术史》因其在史实、史料等方面的丰富,也恰恰是在满足了我们对基础重新奠定的需求的同时,为我们未来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史研究提供了相当充分的材料,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发点。
希望以这部《技术史》的出版为契机,能让更多的学者、更多的普通人转向对技术史的关注。
相关链接:
《技术史》卷次如下:
第Ⅰ卷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史前至公元前500年左右)第Ⅱ卷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第Ⅲ卷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约1500年至约1750年)第Ⅳ卷工业革命(约1750年至约1850年)第Ⅴ卷19世纪下半叶(约1850年至约1900年)第Ⅵ卷20世纪(约1900年至约1950年)上部第Ⅶ卷20世纪(约1900年至约1950年)下部
(《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24日第7版 )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