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可能贻害亚洲气候和经济
2002-08-13

  据美联社12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进行的一项迄今规模最大、由200多名科学家参与的调查显示:空气污染可能正是导致南亚气候异常、早亡、自然灾害频发的元凶。

  一片3公里厚、漂浮在南亚上空的“棕色云团”可能正是导致印度每年近50万人早亡、一些地区洪水泛滥或干旱肆虐的真正原因。而调查发现,这片“污云”中飘浮的灰尘、煤烟颗粒和其他粉尘不仅来自于工业污染,而且来自以木材和牛粪为燃料的火炉、汽车尾气、垃圾焚烧、森林火灾以及“烧荒”。

  浓密的污染云团使日光对地面和海洋的照射分别减少了10%和15%,在使地面和海洋“冷却”的同时,为大气不断”加热“。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就是改变了南亚地区的雨季降雨,造成孟加拉国、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雨量增加、洪水泛滥,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季节性降雨大减。旱涝灾害、日照减少和酸雨对农业的影响不可低估。

  据报道,污染可能使印度冬季大米的收成减少10%。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克鲁岑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基本科学数据才能确定人类健康与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尽管如此,大的趋势还是可见一斑:在污染严重的南亚地区,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在持续增高。

  这份报告是为8月2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幕的“可持续性发展”世界峰会所准备的。报告收集了从轮船、飞机和卫星上得来的数据,专门研究从1995年到2000年之间亚洲上空所出现的污染烟雾。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