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拉美办事处主任里卡多·桑切斯和哥斯达黎加国家气象协会气象学家路易斯·费尔南多15日在此间分别指出,正在亚洲南部上空漂游的污染性云层“亚洲褐云”暂时不会对拉美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危害。即使能够抵达拉美,它在移动中也将逐渐消散,造成影响的可能微乎其微。
上述两位科学家的看法是近日有关“亚洲褐云”危害的报道在拉美引起一些人的忧虑和猜测的情况下发表的。
桑切斯说,尽管有人担心位于亚洲上空的“亚洲褐云”可能在一周内会飞越半个地球到达拉美,但是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它被发现以来,仍停留在原地。他分析,尽管拉美同亚洲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例如工业发展速度快,大量的家庭使用生化燃料,城市交通工具激增等,但是,与亚洲相比,拉美人口密度较小,能源结构是以水电等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这暂时避免了在拉美出现“褐云”的可能性。费尔南多也认为,在短期内拉美地区不会受到“褐云”的威胁。
不过,桑切斯提醒拉美各国,“亚洲褐云”正在给亚洲人民造成严重影响,拉美人民应该引以为戒,采取措施,确保环境安全。目前,拉美各国科学家们正在加紧研究该现象对拉美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
“亚洲褐云”现象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今年8月11日在英国伦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这份题为《亚洲褐云:气候和其它环境影响》的研究报告指出,南亚地区距地面14公里处飘浮着一大片厚达3公里的褐色的污染性云层,它是由灰尘、煤烟、酸性物及其它有害悬浮粒子形成的。此云层可能是导致亚洲某些地区洪涝成灾、某些地区干旱酷暑的原因。报告指出,该云层还可能对世界其它地区产生影响。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