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1月20日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期联合对河南林州大菜园春秋战国古墓群进行了部分抢救性发掘,到目前共出土各类文物2000多件,并陆续获得一批重要考古发现。
据了解,从今年6月起,河南省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和林州市文物管理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联合对位于林州市新兴路北段的大菜园古墓群进行了文物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工作,陆续探出古墓葬640多座,其中绝大部分为春秋战国墓,少数为汉、宋、元、明时代墓。参与考古发掘的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发掘、清理古墓400多座,出土大量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
据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增午介绍,在大菜园古墓群发掘、清理过程中,目前已发现有铜器的大、中型战国墓4座,殉马坑1个,其余多为陶器墓。在一座编号为302号墓中,已出土的青铜器有鼎5口、敦2个、盘1个、铃13个等,陶器有鬲1个、罐2个、提梁盉1个等,玉器有圭。在此墓以南编号为301号大墓,探明距地表深9米多,直径6米以上,现正待发掘中。
张增午介绍,在这两座墓的南侧不远处一个编号为279号墓内,考古人员清理出战国时期青铜器鼎3口、敦2个、盘1个,玉器有玦、管、珠、牌、戈等装饰品,陶器有鬲1个、罐4个。在这座墓中,还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编钟11口,其中钮钟8口、甬钟3口,并发现了与之相配套的10枚石磬。据称,这是大菜园古墓群首次发现战国时期的编钟,而且是国内首次发现赵国编钟。
张增午说,从目前的钻探资料和陆续出土的文物看,此处墓地等级森严,排列有序。整个墓地依所在地的丘陵缓坡的自然坡脊为界,现已发掘和探明的小型墓均分布在坡脊以西的缓坡地带,而中型以上的墓葬都分布在坡脊及东边的缓坡上,南北呈一线排开。从墓葬的规格尺寸以及附葬品的种类和数量上,也可反映出墓葬间的差距。他说,据有关资料研究推测,这里的大中型墓应为战国时期贵族墓地。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