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我国发现长着4个翅膀的恐龙 可能具滑翔能力
2003-01-27 记者 张景勇

    我国学者在鸟类飞行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于辽宁的恐龙化石材料,发现鸟类的恐龙祖先长着4个翅膀,很可能具有滑翔能力,这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博士及其同事,在2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他们的这项成果。这一工作被评论为有关鸟类起源研究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美国俄亥俄大学著名学者威特默博士称这一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鸟类飞行起源,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一发现,古生物学家们必须重新评价一些经典性的工作。

    尽管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大量化石证据和系统学工作的支持,但鸟类最早如何开始飞行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恐龙是典型的地栖动物,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相信鸟类的恐龙祖先是在地面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2000年,徐星和同事曾经发现某些恐龙具有树栖动物的特征,鸟类的恐龙祖先可能在树栖生活当中,借助了重力,逐步通过降落、滑翔等阶段,最终掌握强大的拍打式飞行能力。

    新发现证实了这一假说。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于我国辽西早白垩世的恐龙化石上的皮肤结构,徐星等人确信这些恐龙具有初步的飞行能力。他们在这些恐龙身上发现了羽片不对称的飞羽,这种结构一般被认为和飞行是相关的。最为奇特的是,这些恐龙不仅前肢羽化为翼,后肢也羽化为翼,也就是说,这些恐龙长着4个翅膀,这种形态还没有在任何其它脊椎动物中发现。科学家们推测,恐龙的后肢翅膀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早期飞行是非常重要的。

    徐星介绍说,新发现的研究意义难以估量,它所提供的信息超出科学家们的预料,它将迫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一些经典研究成果,恐龙向鸟类转化这一重要生物进化事件的过程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