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校园网中的视频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教学科研、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我们看到,当今国内各高校千兆校园网早已普及,万兆主干校园网也有很多,网络硬件平台即便和国外高校相比也并不逊色,良好的校园网硬件平台给了校园网视频传输技术更多的选择空间。
现在,IP单播、组播以及近些年流行的P2P流媒体传输都有着广泛应用,联系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网的实际情况,本篇将对传输方式的选择做一些分析。
单播技术的应用
单播在校园网视频点播(VOD)、网络直播方面应用较广。
校园网具有以下特征:用户群体比较单一,主要是校内教工和学生;用户数量一般不会超过几万人;终端用户接入带宽较高,基本都是10M/100M接入。
一般地,由于校园网主干网带宽很高,现在的服务器性能也比较强大,使用单播方式时,服务器可以单点对多点方式提供稳定的视频传输。如果1台服务器支持1600个500K的并发流(现在的主流服务器配置高一点的话,达到这个水平并不难),用6台服务器就可以支撑起近万并发用户的连接,并且可以方便地通过增加服务器台数,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来迅速扩展支持用户数。对于万兆主干校园网来说,5G单播流量并不会对主干网有任何压力,并且服务器组可用多点分布式部署在多处,实际主干网带宽利用率也不会很高。单播对路由器,交换机没有其他特殊要求,只要求有足够的带宽。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从2000年开始建设自己的视频点播系统,依托校内万兆主干环形校园网,通过二组视频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方式,目前已经可以支持数千并发文件点播流(500K~1M码率)和数千并发直播流(500K~5M码率)。校内平常实际单播流量一般在2G~4G之间,有重大体育赛事期间,单播峰值流量会达到8G。主干路由器4G线路到视频服务接入交换机,视频服务器都以1G或2G(双网卡)到接入交换机。二组视频服务器分别接入不同的主干路由器,避免了流量过分集中。
组播技术的应用
组播在网络直播以及多点视频会议方面应用较广。
组播很适合用来做网上电视台,校内一些晚会、讲座以及重大活动的实时转播。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路信号流给路由器,路由器会通过组播路由协议复制这路流到不同的端口上,用户接入层交换机收到用户申请加入组播的请求后,也会复制这路流到对应用户端口上,这样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并不高,并且节省了大量主干网和下层网络设备带宽。
组播的特殊性是对校园网主干路由器,从核心层到用户接入层的所有路由器交换机都有要求,例如要支持组播路由协议/组播复制等。由于不同厂商在组播的具体实现上有所差异,所以在不同厂商设备之间进行组播的联调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如果整个校园网都只使用了同一家厂商的设备,那么开通全网组播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倘若校园网规模很大,使用了大量不同厂商各种类型的路由器和交换机,那么在全校园网范围内推行组播无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不过在网络设备都支持组播的校园网局部地区开通组播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去年3月在部分学生宿舍区开通了基于IPv6的组播,覆盖了18幢学生宿舍约5000个信息点。使用的网络设备是华为Quidway ME60,S8505,S3026系列路由器和交换机。由于多路组播流带宽较高(>400M),用户接入层交换机S3026支持组播复制,通过千兆上行汇聚到S8505,各台S8505再通过10G链路接入核心路由器ME60。目前组播提供了90多路标清(5M码率)/1路高清(25M码率)级别的测试电视信号流(MPEG2),校内用户使用体验良好。更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 http://3tnet.sjtu.edu.cn/ 网站。
组播也很适合做多点的视频会议,国内也有很多成熟的支持组播的会议系统。CERNET网络中心提供的CERNET-VSP视频服务系统给CERNET节点学校间举行视频会议提供了便利,北航开发的Mvision视频会话系统也多次在教育部全国视频会议上得到应用。国外Berkeley、UCL开发的VIC/RAT 也可以用于组播的应用。
单播组播结合
前面分析过传统的单播和组播的应用方向,可以看出单播组播各有自己的优势应用,不能彼此完全替代,而是应该互相补充。
对于内容相同的流分发,比如网上电视的直播,如果网络设备条件允许,还是多考虑用组播来实现。对于VOD的文件点播,由于不同用户的个人喜好不同,使用的时间也不同步,每个用户的点播流内容都是不一致的,单播可以顺利的支撑这种应用,而组播对大量不同内容的流分发就效果不佳。
对于视频点播来说,根据传统的“二八”原则,80%的用户点播请求是集中在20%的热播和最新节目上。我们可以把热播的内容做成若干路组播流,循环播放,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P2P流媒体传输
P2P除了用于文件共享(eDonkey,BitTorrent,迅雷,天网Maze等等),也可以用于流媒体传输。比较有代表性的有PPlive,PPStream等。网络电视直播使用P2P传输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也有一些高校在校园网内使用了自己的P2P网络电视直播系统,这种系统对服务器性能和接入带宽要求较低,可以支撑的用户数量多,扩展性较好,但可管理性较差,每个用户的使用体验可能都不一样,难以做到稳定的服务质量保障。P2P点播的实现难度较高,由于是实时的流播放,对网络带宽抖动十分敏感,在用户数较少的情况下难以实用。
总之,各种传输方式各有千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与校园网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