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现代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备受关注的教育信息化,如何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月14日,记者约请教育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技司司长谢焕忠与中国信息化杂志社执行社长王学武专门进行了对话。
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是大势所趋
王学武:中央提出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来,各个领域都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我很想知道,最近五年,我国教育领域在信息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呈现什么样的发展势头,是个什么样的格局?
谢焕忠: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战略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阐明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指明了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信息化人才培养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是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智力支持。信息化人才培养包括三个层面: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和素质,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最近几年来,高校广泛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信息技术课程,加大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设立了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35所、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应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80个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举办了各种师资培训。总的来说,信息化人才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水平在不断提高。
王学武:您认为社会对信息化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谢焕忠:与社会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巨大需求相比,信息化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全民信息化意识和素质亟待提高,各类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同信息化发展需求不相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仍不适应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要求。
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信息化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必须推动教育信息化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将教育信息化真正建设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支撑。这就需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探索并推广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全方位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整合与开发质量和应用水平,逐步形成支持我国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知识共享渠道和机制,使全国学习者基本实现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进行学习。
领先与差距交互是当前实际
王学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各个领域信息化的基础,您能否客观判断一下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处于什么水平,还存在哪些瓶颈?
谢焕忠: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985工程”、“211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大工程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有良好基础。
国家级传输网络建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互联互通,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开通运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取得重大进展,为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CERNET始建于1994年,已建成速率为2.5-10G的高速主干网和速率为155M的中高速地区网,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座城市,联网高校、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共1800多个,用户2000多万人。CERNET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科研网,世界三大学术网之一、中国第二大互联网、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其主干网带宽和路由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CEBSAT于2000年10月正式运行,通过卫星覆盖全国,以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集电视、语音、IP数据广播节目于一体,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具有交互功能的远程教育专业服务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正在播出16套IP数据广播、6套电视、2套语音节目。正在播放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师资培训、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党员培训、军队士官远程教育等节目,接收人数逾200万。
CERNET2以2.5—10G速率连接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25个核心节点,为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1—10G高速IPv6接入服务,并通过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高速连接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网络技术研发与应用试验的关键基础设施。CERNET2大量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网络技术及产品,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它的成功开通,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
ChinaGrid 2003年开始建设,旨在基于CERNET的网络传输基础,利用高校丰富的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形成高水平、低成本的、服务于国家教育科研的大平台。目前,已有20所高校完成了校园网格建设,聚合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分别达到15万亿次和150TB,五大典型网格应用访问量日益增加,有力促进了高校高性能计算应用和有关学科发展。2005年初,成功发布了国际第一个基于OGSA架构、参照WSRF规范的网格中间件系统——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公共支撑平台CGSP,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全国20所高校和部分研究机构部署使用。
省市各级教育网络以及校园网的发展还不均衡,基本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游水平,建设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我国省市各级教育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很不平衡,相当多的省份还没有省级教育网络,各地在教育网的定位、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认识和做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校园网络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仍需重点投入,一些基本指标与国外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只有约90%的高校、6%的中小学、35% 的中职学校建成了不同程度的校园网。农村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教学手段陈旧,计算机普及率仍然很低。
王学武:能具体说说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存在的瓶颈吗?
谢焕忠: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不少瓶颈问题。经费投入仍显不足,仍需不断升级和扩展扩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省市教育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
CERNET与国内外其他网络之间,以及CERNET主干网与省市教育网、城域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存在瓶颈,制约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各种应用的进一步开展。
高校以外的教学和科研单位,尤其是中小学接入率低,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中西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