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3年欧洲议会的决议,欧洲委员会开始在教育机构中大力推广E-learning计划,2004—2006年期间共投入4400万欧元。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建立欧盟成员国学校之间的合作模式,以适应知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此计划内容包括:提升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的E-learning应用;建设欧洲虚拟校园;促进初等及中等学校中的多元文化交流和E-learning应用效果之评估等。其中,与大学相关的计划是“欧洲虚拟校园建设计划”。该计划主要在于发展欧洲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提供老师、培训者以及其他教育人员在使用E-learning时所需技术支持等。
自2002年起,为了解欧盟成员国高校中E-learning之现况, 欧洲执行委员会教育与文化部便委托 PLS RAMBOLL Management 对会员国家之各大学进行一系列针对欧盟国家数字学习执行现况与发展之调查,连续发表了数篇研究报告。2004年,发表了名为《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learning Initiative: Virtual Models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的调查报告,以下将介绍该报告的部分内容。
欧盟大学E-learning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研究报告指出,在大学应用E-learning过程中,三个关键驱动力是: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学生对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需求及大学本身对于改善教学与行政质量的需求。尤其在欧盟会员国之中,许多大学面临结构与学制转型及学生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之要求,必须要提升数字科技在大学全面性的发展与运用。根据欧盟长远的规划,在教育体系整合ICT与E-learning乃是建立欧盟成为一个“世界最具竞争力及最具行动力的知识经济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策略。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许多大学在基础与补充训练课程方面均已提供E-learning,然而E-learning在实际教学上的运用并不普遍。在欧盟大学中,不同专业的E-learning应用模式有所区别。例如,有些课程是完全通过Internet来上课,如交互式视频会议系统,这主要是指那些涉及到跨专业或跨高校的研讨课。另外,也有许多课程结合远距离教学与课堂的面对面教学,即所谓的“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虽然欧盟各会员国并没有形成课程中整合ICT的统一模式,但从整体来看,其主要模式是根据各个大学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方法建立课程管理系统(即网络教学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在报告中也指出,这种E-learning应用模式可能并不一定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学生,如本科生与研究生所需要的E-learning课程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者在报告中指出了欧盟大学中应用E-learning的优缺点(见表1):
表 1 欧盟大学对于E-learning优缺点的认识
E-Learning优点
E-Learning缺点
课程传授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习者可视其需要, 随时随地上课
数字教学容易被打断,因为一个人坐在计算机前工作被打断是常发生的情况
课程弹性度高
与传统面对面沟通相比,利用信息科技对话对有些人来说比较困难,但是,对话的数量也可能会因为信息科技而增多
跟传统教学比较起来,数字学习模式的教学更能便于学习者控制他们的学习过程, 他们可反复复习学习内容
纯粹E-learning的教学模式有可能导致学习困难, 最好的方式是结合传统面对面交流与数字教学, 重要的是要营造群体参与感,让老师较容易了解学生学习过程
新的学习群体对模块教学接受度极高
老师本身必须知道模块教学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运用
数字教学所提供的辅导,与传统大班教学相比,更具个性化,通常更能满足个人需求
如果学校未能提供完善的辅导或技术支持等配套措施,学生可能会退选网上学习课程
结合虚拟图书馆及信息服务,更能为学生提供补充学习材料
因此,调查报告指出,将来在欧盟诸国大学推动E-learning时可能面临以下诸方面挑战:
大多数大学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如何将ICT从个别行为转变成教学主流。目前造成这一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有连贯性、一致性和清楚的管理方法,因为只有持续地将ICT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使E-learning成为大学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
第二,许多大学教师并不了解ICT在教学中的潜力,同时也对E-learning缺乏感性认识。大学需要一个健全的由下至上的机制,以制衡并加强教学改革方面的管理。因此,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成功的个案,以及提供ICT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所需要的支持,是大学推广E-learning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第三,缺乏以ICT为基础的高质量数字化教材也是主要障碍之一,这是发展初级阶段必然面临的问题。由于E-learning及ICT所支持的数字化资源制作费用很高, 可能需要有更多经费来鼓励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包括E-learning教学系统的应用等。
源自美国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正在向数字化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会对大学传统的、以个人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有可能会对大学的科研、学术自由等传统价值观产生冲击。
不同类型的大学E-learning水平差距显著
在调查报告中,根据高校E-learning应用水平的不同,研究者将参与此项调查的200所欧盟成员国大学划分为四种类型(见表2):
表 2 欧盟执行E-learning计划之大学分类及其主要特色
第一类:
前沿型大学
第二类:
协作型大学
第三类:
自给型大学
第四类:
怀疑型大学
具备ICT建设策略之程度
75%
63%
60%
13%
使用在线课程注册
实质
尚可
尚可
尚可
在教学上整合ICT之程度
大范围
大范围
大范围
有限
在基础教学及补充训练上结合E-learning之程度
实质
程度较低
相当数目
数目有限
管理者、教师及学生对于ICT之态度
相当正面
正面
正面
不一
信息设备经费来源
基本上来自学校
政府补助与校内支持
基本上来自学校
政府补助与校内支持
与国内外大学合作共享之程度
相当高
相当高
相当低
低
第一类为前沿型大学(The front-runners),占16%, 共计32所。此类大学基本上在经费、设备、人员等各领域均处于领导地位,包括与其他学校之合作及其他教育支持。
第二类为协作型大学(The co-operating universities),占33%, 共计 65所。此类型大学的特色在于,他们与其他大学合作及教育资源的策略运用程度较高,在校园内整合ICT教学上比较先进, 然而使用与提供数字服务的程度较为有限 。
第三类为自给型大学(The self-sufficient universities),占36%, 共计72所。此类型大学占有最大比例,他们在组织及教育环境方面整合ICT的程度与合作型大学相近,但是在与其他大学合作及教育资源的策略运用程度则显得很低。
第四类为怀疑型大学(The skeptical universities),占15%, 共计30所。此类型大学在各领域均较其他大学显得落后,他们在组织上提供数字服务的程度不高, 校园内运用ICT教学的情况有限,且开设数字学习课程的比例相当低。
以国家分布来看,西班牙与英国具有最高比例的第一类先进型大学,分别是22%及19%。 第二类型大学分布于各个国家,而瑞典与德国拥有最大比例(各为18%)。第三类大学比例最高的国家为英国,占36%。第四类大学主要出现在意大利及德国(见表3)。
表 3 欧盟成员国四种类型大学之分布情况
国家名称
第一类大学所占的比例
第二类大学所占的比例
第三类大学所占的比例
第四类大学所占的比例
奥地利
9%
5%
3%
3%
比利时
0%
5%
7%
3%
丹麦
0%
3%
4%
6%
芬兰
13%
6%
0%
0%
法国
3%
14%
7%
16%
德国
9%
18%
8%
23%
希腊
0%
2%
1%
6%
爱尔兰
0%
2%
4%
0%
意大利
13%
6%
10%
29%
荷兰
6%
2%
4%
0%
葡萄牙
0%
2%
1%
6%
西班牙
22%
8%
6%
3%
瑞典
6%
18%
8%
0%
英国
19%
11%
36%
3%
大学数(所)
32
65
72
31
研究报告对推进欧盟大学E-learning的建议
在研究报告的最后,研究者指出,虽然欧盟在推动E-learning上不遗余力,但研究结果显示,欧盟各个会员国的大学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质量保证与认可、 ICT系统的兼容性、元数据标准、高质量教材及评估方法的缺乏等。根据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推进E-learning的建议:
1.制定ICT发展策略是整合 ICT 的主要驱动力,大学机构最好制定一个专门的ICT发展策略,或者将 ICT 整合到一般部门中的策略。
2.目前,尚未有非常理想的通用整合模式将ICT 与E-learning整合,根据大学的教学改革目标来探索、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E-learning模式,是今后E-learning发展的重要方面。
3.大学管理部门的介入是关键性的,以确保ICT的整合能够全面地在大学运作而不只是停留在计划层面。
4.大学可以推广结合ICT 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内容发展,以及参与全国性及跨国网络或联盟。
5.一个有效率的ICT 组织及支持体系乃是整合ICT与E-learning的驱动力,而且也是将ICT全面性地运用到校园的必要条件。换言之,拥有一个专门的从事ICT 整合的专业支持团队,是在大学中推广E-learning的重要基础。
6.ICT整合的主要阻碍乃是人员对ICT的负面态度及在ICT 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缺乏。 因此,建议大学开展以下工作: 提供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将全校特别是教职员工纳入ICT整体发展的规划中,老师需要因为教学绩效优良而受到奖励, 信息科技能力乃是个人成长的主要要素,而且这必须与薪资结构结合; 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尤其是使用ICT的培训;为教师提供技术与行政支持;制定鼓励教授及教师积极开发优质数字化教材的奖励办法。
7.缺乏高质量的数字教材是另一个主要障碍。大学应鼓励开发教学资源并与其他大学共享,例如类似美国MIT的开放课件计划。
8.推动国际性合作计划,汲取其他国家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经验,以促进高校相关技术研发。
来源:高等学校理工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