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多种机制、多种模式发展高等教育。根据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财力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今后在巩固、提高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必须大胆进行办学模式的创新,特别要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支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更好更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必然会要求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多元化。同时,还应坚持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需求。
四、正确处理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由于历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各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各高校之间也存在不少差距,且这种不平衡和差距一下子还消除不了,将会长期存在。对此,各地、各高校都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正确的态度是承认差距,经过努力,逐步缩小乃至消灭差距。不承认差距,不能客观分析、对待差距是错误的;在差距面前,无所作为,自甘落后,同样也是错误的。消灭差距,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促进高等教育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在年度招生计划安排、经费支持、学位点评审、新增高校资源等方面,注意向高教不太发达的省份倾斜,并以各种形式组织好对高教相对落后的省份的对口支援工作。高等教育暂时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发展。而高等教育已比较发达、升学率已经较高的地区,对数量的发展要适当减慢,重在巩固成果,保证持续发展。在我国,高考还必须保持一定的竞争性。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好的质量。把升学率搞得过高,不见得就是好事。一些有差距的高校,则要找准自己的发展坐标和位置,抓紧消化矛盾与问题,把质量、水平搞上去。
高等教育是国家的长久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高等教育的最好发展,是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各地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长远考虑,牢固树立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各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规模发展、校园建设、奋斗目标等方面,必须有科学规划,既顾眼前,又顾其后,远近结合,统筹兼顾。
五、正确处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问题。
内涵发展的实质,是讲求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是以充分挖潜为基础的。这符合我国的国情,是一种良性机制,也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今后所有的高校,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种发展思想。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家和地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与变化,可能还得需要加上适当外延。也就是说,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要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在全局上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相当缺乏,且这种资源由于种种原因在地理分布上又是很不均衡的。为此,今后客观上需要有步骤、审慎地增加一些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步缩小地区间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这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靠挖潜完成的。在挖潜的同时,必须设法另增新的高等教育资源;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的布局方向,也必须由大城市向有条件的地(市)适当下伸,这势必需要增加一批新的高等学校。另外,具体到一所高校来讲,其规模也有一个合理、科学的上限,当达到这个上限时,这所高校在量的发展方面就应该稳定下来。如果全局上规模仍需扩张,那么扩张的任务则应由其他高校或由新建的高教资源去完成。外延的途径,一是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包括社会闲置资源)的优化组合;二是利用各种形式实现现有优质资源的适当外延;三是采用新机制,积极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思路指导下,近几年我们新增设了 94所本科院校、 29所高等专科学校、 44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批准设立了一批民办高等学校。与此同时,不少地方政府也积极为高校扩大校园,通过政府引导、加大投入、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土地置换、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建设了一批新校区和大学园区,增加了高校办学规模的容量。这些举措既有力地支撑了前几年的扩招工作,也为以后我们更好地处理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关系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六、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质和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质量以一定的数量为前提,数量以一定的质量为基础。质量和数量都有自身的规定性。量少未必质量就高,质高未必就一定量少。量与质的内涵标准,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的,是有时代特征的。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的,其实就是质与量的关系问题;需要始终注意的,其实就是如何辩证地处理好质与量这一对矛盾。就数量来看,我认为,目前各类高校在学生人数已达到 1600万,其中普通高校已达到 900万,这个量,已大致能够满足国家的现实需求。在满足国家需求方面,当前的主要矛盾则是质,即我们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还不能很好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同时,现在这个量却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上家长希望自己孩子上大学、上更好更高水平大学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在量的方面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社会需求方面。如果我们的国力能够同时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两个需求,甚至保持一定的超前度,何乐而不为?问题是,我们无法同时做到这一点。在此情况下,就必须在量与质的方面,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即在首先满足国家需要的情况下,尽量争取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我看这恐怕是我们搞发展规划的同志们的一个最大难题。上述这种观点,我是从宏观角度讲的,是就一般规律而言的。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各地、各高校一定要格外注意质量。这是因为,近几年的扩招,大家都比较重视数量,数量上也实现了突破。但对质量,一些地方和少数高校却有所忽视,导致这些地方和高校的办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下降。按照长远发展的观点,办学质量是每所高校生存的生命线。随着人们对上大学心理预期的变化,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需求的变化,质量无疑将成为每所高校的“立身之本”。今后办得差的高校是不会有出路的,是会遭到无情淘汰的。另外,我们是在还不富裕的情况下办高等教育的。因此我们必须走质量、数量兼顾、质量优先的路子。何况,质量本身就是一种发展,而且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发展。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我们现在培养的大学生太多了。我的看法是,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能说是“太多了”。大学生究竟是多还是少,要辩证地看,长远地看,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看,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看。 21世纪我们要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在前 20年内,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要再奋斗上几十年,赶上或超过别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必须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快人才培养。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校的在学生规模,既没有达到“十六大”提出的指标,更不能说已经很好满足了实现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怎么能说大学生太多了呢?就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在一般情况下,高等教育至少应做到与经济同步发展。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要力争比 2000年再翻两番。与此相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总规模到 2020年也应该至少比 2000年翻两番。照此推算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人口整体素质,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更不算多。目前我国 13亿人口中只有 1600万在学的各类高校生,仅占人口的 1%略多一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2002年为 15%,只是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 2001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为 931人; 15岁以上就业人口中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为 8年。上述这些比例和数字,不仅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甚至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何况,从促进社会进步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来讲,高等教育过去长期形成的“供不应求”的矛盾,虽然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有了很大的缓解,但并未彻底解决,还远远谈不上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另外,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高级人才的培养周期则更长。高级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要求高等教育的一些领域必须适应超前发展,对一部分高级人才必须保有一定的储备。否则一旦国家急用人才就难以应对。正因为如此,对高级人才的培养应当允许有一定的余量,不可能做到可钉可铆,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形成一个规模适当的人才蓄水池是必要的。当然,我上面所讲的观点,都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国力,要走自己的路,不能机械地去追求一些发展指标,更不能生搬硬套一些国外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