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瓶颈。以往英国教育体系的种种弊端已造成严重危害。21岁的青年中,1/5的人数学有困难,1/3的人存在着阅读障碍,3000所学校教育薄弱。据希金森委员会的研究显示,正是英国现行教育制度阻碍了学生成才,能够成功通过课程考试的仅仅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被筛选掉了。英国教育的现状和欧洲邻国相比,与迎接全球化挑战的要求相比,显而易见是极不相称的。
为扭转这一局面,首先,工党政府设立了“全国教育委员会”,使之成为工党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肩负起领导英国教育现代化的重任。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当其冲的是从源头抓起,即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准。在工党看来,“对英国的未来而言,教师也许是唯一的最重要的职业”。通过建立一个新型的“教育总会”,促进教师的能力和专业化发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教师不仅仅成为一种讲求奉献和牺牲的职业,而且也应当以其才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1999年至2002年,政府预计从彩票收入中拿出2-3亿英镑,用于对教师提供“充电”培训。
其次,对教育管理作了调整。工党政府上台伊始即颁布了《教育白皮书》,强化了对教育的中央领导,其中提到:由教育主管部门及就业部门为学校制定识字、识数目标,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估检查,未达标的学校将被强行关闭或重组。与保守党政府相比,工党政府对学校的指导监督范围有所扩展,从教育体制、管理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质量及考核,政府均有明确的规定,校方定期将接受独立督学团的检查。
第三,教育信息化。在竞选中,布莱尔曾强调,信息正成为社会、经济的流通货币。21世纪70%的财富将产生于信息工业,而世界上80%的信息是英文记录的,2010年,世界的财富和生活质量将依赖于信息。英国应及早做好准备,实现教育信息化,领先于欧洲,领导世界潮流。布莱尔曾不吝笔墨地描绘过工党执政后教育信息化的美好蓝图:孩子们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参观大峡谷;了解岩石的形成;通过国际互联网和地球另一端的孩子合作完成调查报告、作业等。布莱尔还曾许诺,政府将投资新的电子超高速公路——卫星和电子通讯技术。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工党政府设立了“英国教育通讯和技术署”。政府与英国电讯公司商定,作为后者市场准入的回报,公司应同意在建设自己的网络目标时,为英国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家医院、每一个图书馆免费联网。工党政府提出了名为“全国学习网”的计划,最迟到2002年使全英学校实现联网。该计划将提供教育软件和便捷的网络服务。此外,工党政府还要求英国计算机公司向每个孩子免费提供一台手提电脑,使孩子们更多地拥有信息、创新式地利用信息。
此外,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包括对小学的标准和教学进行“革命化”改革,使5-7岁的儿童班级不超过30人,等等。
第四,教育民众化。历届工党政府都主张教育必须面向民众,并视教育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有效途径,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希望之门、机遇之门、创造之门。英国曾出现过教育民主化运动,不仅体现在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扩展教育设施,增加教育机会,而且还体现在中等教育综合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上。
工党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推进教育民众化的历史。1924年,工党政府上台执政时就曾绘制过“人人受中等教育”的蓝图。为使之变成现实,1926年-1933年间,三次提出与之相关的报告,统称为“哈多报告”。二战后,工党以“平等”与“效率”为主题,进而在60年代推广综合学校运动,使学校的教育制度更加民主化,并将义务教育年龄提高到16岁,使工人阶级的子弟享有教育的权利大为改善。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工党强有力的影响下,英国终于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空中大学”——“开放大学”,向未能迈进大学门槛的成人提供了通过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机会。70年代,工党政府首相卡拉汉在牛津大学的拉斯金学院就教育发表的演说,曾一度引起了一场波及全国教育的大讨论。工党对教育民主化的关注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由于历史、政党的政治、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局限,精英主义教育始终阻碍着英国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因此,近年来,英国一度出现12%-14%上大学人口比例的低记录。
布莱尔执政以来,不遗余力地推动教育民众化,把“教育民众化”作为工党政府的一项教育改革的举措,不仅将它作为建设平等、公正社会和福利国家的象征,而且将它作为向精英教育挑战的突破口。布莱尔在演讲中多次阐明立场:新工党将秉承光荣传统,确保英国教育体制为全体人民服务,“为强者说话,也为弱者说话”,使每个人能发掘出自身的潜力,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在勾勒21世纪英国发展蓝图时,布莱尔雄心勃勃地谈起:为“建立一个可以高昂起头的、21世纪发达国家的典范国家”,工党将致力于消除贫富悬殊,将经济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之上、具有竞争力并能发挥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大军的创造性。他许诺,在2010年前,使全英30岁以下的青年都受到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9日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