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男女分班在众说纷纭中等待检验
2002-09-23    记者 李健 实习生 施维

字体大小:

  今年新学期伊始,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开始尝试男女分班的新教学模式。学校将高一年级新生分为5个男生班和5个女生班,各占一个楼层。

  而上海市八中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男女分班的教学实验。该校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中选择了4个班进行“构建按性别编班的办学模式,促进男女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该实验试图构建一种男女同校但分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开设男女系列课程,研究高中按性别编班教育对男女生素质发展的影响。

  北工大附中实行男女分班的动机,最初被媒体报道为是“防止早恋”,于是,学校的做法招来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关于男女分班的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和可行的争论,也沸沸扬扬地进行着。

  学生:分班后,都想窥探对方

  记者赶到北工大附中时,正赶上放学时间,男生班所在的二层非常热闹,男孩子们打打闹闹,声音很大;女生班所在的三层则相对安静。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男生中反对男女分班的人占大多数。一个男孩儿说:“分班上课真没劲。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生在一起上课,喜欢做小动作,课余时间一大帮男生在一起,整天吵架。”他的话引来一阵笑声和不少附和声。

  分班后,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一个男生告诉记者,二层的男生发现三层的女生整天静悄悄的,就对三层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总想到三层去看看。但心里越想看,表面上就越不敢看。“大家都挺敏感的,有谁和女生说两句话,旁边就一大堆人起哄。”

  这种窥探对方的想法,在女生中也普遍存在。

  女生班的同学感觉,没有男生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男生在时,会接老师的话岔儿,课堂很活跃,现在太闷了。尤其是上理科课时,基本上没人回答问题。”一位女生说。

  也有不少女生支持分班,她们说男生太皮,分班后女生可以安静学习。“男生反应比女生快,老师一问听懂了吗,他们大叫听懂了,老师就会往下讲。但在女生班,老师会照顾女生的进度。搞劳动,以前都是男生干粗活,女生扫扫地,抹一下桌子。现在没有了男生,我们照样干。这样有利于挖掘我们的潜力。”一位正在扫地的女同学说。

  学校:主要是想因材施教

  “我们学校的校风一向很好,实行男女分班是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防止早恋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原因。”学校主管政教的何老师,对外界沸沸扬扬说分班就是防止学生早恋,颇有微词。

  何老师说,“防止学生早恋”的说法,对男女分班的理解过于粗浅和片面。青少年在成长中有一些极为特殊的心理特征,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光堵是不行的,我们的做法决不会这么强硬、粗暴。男女生在心理、智力、生理方面都有差异,将男女生分班而治,老师可以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他解释,分班对男女生性格有强化作用。在很多地方,从幼儿园、小学甚至初中,都是女老师占多数,容易导致男生女性化,在男女混合班里,他们这种女性气质可能还会保留下来。而在男生班,会促使其个性男性化。同样,女生中也有个性男性化的。“这些只是形式问题,关键还是学校工作的基点要落在学生上——如何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北工大附中党组赵书记表示,分班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作用是多方面的。他们将把男女分班之后学生的成绩,和以前的成绩进行比较,如没有明显差距,可能还会恢复成男女混班;如成绩显著提高,他们将把这种做法贯彻下去,从高一到高三都实行男女分班。

  家长:就是要防范早恋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男女生分班的尝试,得到了家长委员会的全力支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支持学校的主要考虑还是防止早恋。

  一位开车到学校接孩子的家长表示,“现在的孩子不好管,有时候堵也是一种好办法。我就特怕孩子早恋,影响学习。”

  孩子们早恋,是众多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一位家长说得很坚决:“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早防范好。”

  教育界:利大弊大要看实验结果

  对于北工大附中的实验,教育界人士意见不一,但都肯定这是教育模式的探索,是好是坏还要靠实践检验。

  著名学者杨东平认为,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供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中国的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北工大附中的做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新的课题。

  杨东平表示,社会上就男女分班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实都缺乏有力的根据。没有哪一个研究可以证明,男女分班就不利于男女生交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国内外有许多男女校,他们存在了很多年,这就说明男女分教有存在的可行性。

  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的看法是“不妨一试”。他解释,男女分班的新教育模式,还处于开始阶段,现在说这种方式是好是坏,都过于草率,一切要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北工大附中的尝试,说明他们正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从这一点上讲,是值得肯定的。而且,男女生在心理、智力、生理方面都有极大差异,分班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

  北京二中校长钮晓华和首都师范大学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李刚,则是这种尝试的反对者。

  “我不同意这种做法。”钮晓华明确表示,“教育不能只抓表面,要从根本入手。学校不该在青少年成长中,给他们的人际交往设置障碍,应该加强教育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性教育的加强。至于说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我也不同意。中学是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打下全面坚实的基础。它不是一个定性教育,针对性不应太强。”

  钮校长还强调,学校在教育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社会需求,将来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交流合作的社会,讲究团队精神,信息共享。在男女生人际交往中划分界限的做法,不利于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对他们进入社会是不利的。

  李刚的态度也很明确,“我认为分班弊大于利”,男女生在一起上课,有利于互相学习和性格互补。男女分班破坏了原本正常的群体。“有时候,一些新措施可能会解决旧问题,但同时也会产生新问题,当然这种做法究竟是否恰当,还要看结果,让事实说话。”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给教育实验更多空间
· 小学生投票选“学生校长”
· 纯洁教育?性别歧视? 专家向"男女分班"说不
· 重划“三八线”与“分班风波”
· 北京华夏女中:只有夏娃的伊甸园
· 跨越城乡教育差距 乡村父母进城陪读
·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通过教育部鉴定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 学会容忍
· 孩子难教,一个还将继续的话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